返回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碑无名,但压得住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片笼罩着古道的浓雾,像一匹浸透了黎明寒气的旧麻布,沉重而无声。

    nbsp一个身影从雾中缓缓走出,肩上扛着锄头,锄刃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和新翻的泥土。

    nbsp来人是个老农,脸上的皱纹如同田垄,深邃而沉默。

    nbsp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来香烛或祭品,只是默默地走到那座新立的石碑前。

    nbsp他放下锄头,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从随身的布袋里捧出一捧潮湿的新鲜黄土,小心翼翼地覆盖在石碑的基座四周。

    nbsp他的动作轻柔,仿佛在为一个初生的婴孩掖好被角。

    nbsp做完这一切,他并未离去,而是凝视着碑上那道深刻的足印,嘴唇翕动,声音嘶哑得像是被风沙磨砺过:“你走过的地,还得有人耕。”

    nbsp话音落下的瞬间,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nbsp石碑表面那青金色的光泽骤然一亮,仿佛被这句话点燃了内里的火焰。

    nbsp光芒只闪烁了一刹那,便迅速收敛。

    nbsp紧接着,在那道深刻足迹的边缘,竟浮现出无数道细如发丝的裂痕。

    nbsp这些裂痕并非石材的破损,而是一种印记的显现。

    nbsp它们交错纵横,构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纹路,正是昨夜那无数踏上青金之路的人们鞋底的印痕。

    nbsp大地,用它最古老的方式,将每一个不屈的脚步都铭刻在了这块永恒的石碑之上,无一遗漏。

    nbsp这并非孤例。

    nbsp一夜之间,整个九州大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播撒下了记忆的种子。

    nbsp边关塞外,昔日烽火台的残破基座上,凭空立起一座石碑,碑身刻着一把断裂的战刀,刀锋遥指北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斑驳墙壁里,也嵌入了一方石碑,上面只有一个深深向前的足印,似乎要踏碎这千年的温柔。

    nbsp这些石碑都没有名字,没有碑文,只以最简单的图形昭示着一种不言而喻的意志。

    nbsp更奇特的是,它们仿佛拥有了悲悯之心。

    nbsp凡是有不公之事在左近发生,碑面便会缓缓渗出铁锈色的水珠,在夜色下看,宛如一滴滴凝固的血泪。

    nbsp陇西郡的一个村落里,村童被当地豪强的恶奴当街殴打,只因不小心弄脏了恶奴的靴子。

    nbsp孩子的母亲冲出来,却被恶奴一脚踹倒在地,只能抱着孩子在尘土里哭泣。

    nbsp绝望之中,她想起了村口那座不知何时出现的怪碑,便抱着啼哭不止的孩子,踉跄着跑到碑前,将额头抵在冰冷的石面上,泣不成声,一遍遍地诉说着自己的无助与屈辱。

    nbsp次日清晨,第一个出门的村民惊骇地发现,那座光滑的碑身上,竟凭空生出了三行字。

    nbsp那字并非刀刻斧凿,而是由一层薄薄的青金色苔藓自然蔓延而成,笔画清晰,力透石背:“他打你,你不该跪;你躲了,孩子更苦;你站出来,路才开始。”

    nbsp消息如风一般传遍了全村,村民们聚集在碑前,看着那三行字,脸上写满了惊悚与震撼。

    nbsp那被欺辱的母亲呆立良久,忽然擦干眼泪,挺直了从未挺直过的腰杆。

    nbsp自那一日起,村中再无人忍受豪强的欺压,当恶奴再次上门时,迎接他的是全村人举起的锄头和棍棒。

    nbsp当民间的记忆开始以这种方式苏醒,帝国的殿堂之上,另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然打响。

    nbsp天道虽已崩灭,但其残存的“正统烙印”如同幽灵,依旧潜藏于皇室的玉牒与宗庙的典籍之中,无形地影响着帝王的心志。

    nbsp新君刚刚登基,为巩固皇权,急需抹去前朝那场席卷天下的“青金之乱”留下的痕迹。

    nbsp他下旨,命当朝最负盛名的史官修撰《前鉴录》,务必将此事定性为妖人惑众、流寇作乱的妖祸,以儆效尤,断绝后人效仿的念头。

    nbsp史官领命,把自己关在文渊阁中,阁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

    nbsp他铺开上等的宣纸,研好徽墨,提起紫毫笔,蘸饱了墨汁,准备落下定义历史的一笔。

    nbsp然而,当笔尖触及纸面的刹那,那浓黑的墨迹并未洇开,反而“嗤”的一声化作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nbsp烟雾在空中并未散去,而是凝聚成一张张模糊却真实的面孔。

    nbsp有满脸皱纹的卖菜老妇,有肩上磨出厚茧的挑夫,

第407章 碑无名,但压得住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