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再有一点,南康公主见过殷氏女郎,对其颇为满意。更安排袁峰同女郎当面,虽只是匆匆一面,想必少年已埋下心思,如若不然,也不会赶在重阳节当日,驾车在殷康府前来回转悠,就为见一见出府游玩的女郎。
nbsp“若是相见女郎,大方递上拜帖,莫要再如此莽撞。”
nbsp调侃一番,收起玩笑之心,语重心长道:“贵在心诚,可知此言含义?”
nbsp袁峰很是聪明,不用多言,就知其话中提点。
nbsp回想当日,自己的确是行为不妥。如果提前送上拜帖,明言同殷氏兄妹登高赏秋,哪会出这样的笑话。
nbsp被未来的妻兄误会,实在不是件好事。
nbsp想要扭转印象,必要费不少心思。
nbsp见袁峰明白过来,笑着点了点头。
nbsp谁没有年少冲动的时候?难得见小少年不循规矩,行莽撞之举,倒也算得新奇。等到他日后有了儿女,是否给找个机会,给他们讲讲其父当年的丰功伟绩?
nbsp几个缩小的四头身,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大人一般,满脸都是惊讶,着实是可爱又可乐。
nbsp想着想着,当真笑出声音。
nbsp“阿兄?”
nbsp“没事。”
nbsp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一声。
nbsp这事终归只能想想。
nbsp毕竟时代不同,后世来说无伤大雅的玩笑,今时今日却不能开,必须压在心里。实在憋不住,就只能关起来门来,没事自己偷着乐。
nbsp不提婚事,袁峰很快恢复“正常”,提起来见的主要目的。
nbsp“游学?”诧异,“之前不是去过?”
nbsp“之前是去扬州,这一次,先生决定去宁州。如时间来得及,还会往交州一行。”
nbsp听到此言,下意识皱眉。
nbsp袁峰去扬州,他没有任何意见。那里士族的大本营,大儒聚集,文风鼎盛。一块板砖砸下,说不定就能砸到某个名士。
nbsp此前袁峰随师游学,陆续拜访多位饱学之士,获益匪浅,更在治水上颇有所得,日前呈上条陈,颇得几位大佬赞誉。
nbsp若是单去宁州,也不会有太多担心。
nbsp周仲孙为领宁、益两州刺使,积威甚深。邻近蛮夷被他收拾得没脾气,偶尔有挑刺冒头的,很快就被一刀咔嚓,压根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nbsp加上朝廷实行的政策,以及天子和桓氏家族手中的力量,只要不倒,周仲孙就会安心的守着边境,为桓汉尽心尽力。
nbsp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说是镇山太岁也不为过。
nbsp袁峰在身边长大,又有才学之名,周仲孙必定会设法结好,派人多加保护。
nbsp在这,宁州正兴建第二做学院,依照范宁的意思,必要从建康请先生过去,附近的郡县都得消息,沿途安全无需多虑。
nbsp让提心的是交州。
nbsp虽说交州叛乱早平,如今的州刺使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州内经战祸不久,数月前尚有余孽生事,几座重要的郡城都是百废待兴,放袁峰过去,实在是不放心。
nbsp看出的疑虑,袁峰正色道:“陛下舞象征战沙场,生擒鲜卑中山王,立下赫赫战功。臣今已元服,不过是往边州游学,未有群敌环伺,未有刀锋在侧,陛下何须担忧?”
nbsp“交州并非善地。”叹息道。
nbsp“臣知。”袁峰正色道,“臣生出膏粱锦绣,却非仗于安乐太平。文章繁华固然不错,但是,臣要学的远不只如此。”
nbsp说到这里,袁峰拱手,肃然道:“请阿兄允许。”
nbsp不是陛下而是阿兄,足见少年决心。
nbsp“好吧。”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自然有种我家有子初长成的感慨。以今世的年纪,他不可能有袁峰的这么大的儿子。但就感情而言,早已胜于血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一路之上必要小心,切记带上部曲。”
nbsp“谢陛下!”
nbsp“朕很伤心啊。”板着脸,沉声道。
nbsp袁峰面露不解,“陛下?”
nbsp继续板着脸,做捧心状。
nbsp“……阿兄?”袁峰似明白什么,试着改口。
nbsp“嗯。”收起严肃,舒展表情,用力按住袁峰的肩膀,“这才对。”
nbsp少年登时无语。
nbsp送走袁峰,继续摆驾长乐宫。
nbsp行至宫门前,又遇上一个熟人。
nbsp“阿兄?”
nbsp乍见一身道袍,开始蓄须的桓歆,差点没认出来。
nbsp长相依旧没变,眼神和气质却已既然不同。
nbsp少去几分钻营,多出些许淡然。
nbsp见面带惊讶,桓歆微微一笑,宣一声道号,道:“许久不见,陛下安泰。”
nbsp说话间,有长乐宫宦者出宫门来请,见和桓歆碰到一起,不由得现出几分诧异。很快反应过来,向施礼,言南康公主和李夫人都在内殿。
nbsp“阿兄来见阿母?”两人走到殿前,开口问道。
nbsp“回陛下,正是。”桓歆语气平稳,脸上始终带笑。走在他身边,莫名会让人心情平静。留心观察,桓歆身上只有檀香萦绕,并无丹药的气味。
nbsp走进内殿,同南康公主和李夫人见礼,没有急着说话,继续观察桓歆。
nbsp过了良久,他不得不承认,这位兄长确是改变许多,同先前判若两人。
nbsp“得交州消息,言有番僧蛊惑百姓,故而请见。”
nbsp听到桓歆提到番僧,不由得眉心一皱。
nbsp此前朝廷下旨,驱逐入境的番僧,如今来看,却是没有多大效果?
nbsp“仆请太后和陛下允许,逐番僧于外,免其祸乱民心。如其执意不从,仆请联合天下道友,行护民之道,降雷霆之怒。”
nbsp翻译过来,先礼后兵。
nbsp先客气请走,请不走撵,撵还不走就动手。
nbsp道家清静无为,但也要区分情况。
nbsp如这些番僧宣扬之法,桓歆实不能接受。今虽向道,好歹是桓温的亲子,决心一下,动手是理所当然。
nbsp见到这样的桓歆,顿生不真实之感。
nbsp该怎么说?
nbsp家族基因使然,干一行爱一行?
喜欢。
第三百一十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