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桓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古以来,日食皆象征凶兆。

    nbsp魏晋规矩,nbsp遇天龙食日,天子当着素服避于偏殿,翌日文武上朝,nbsp免朝冠改佩帻,文官戴介帻,武官戴平上帻。

    nbsp无论文武,皆佩宝剑,nbsp汉时为铁剑,魏晋改为木剑,nbsp以示威武。

    nbsp凶汉登上城墙,nbsp台城内以鼓声驱厄,nbsp并有术士入宫卜笄,nbsp占卜日食后是否将有大祸。

    nbsp司马奕在位间,曾有日食发生。很不巧,nbsp赶上三吴之地生灾,成为废帝的又一桩铁证。

    nbsp司马昱在位仅一年,nbsp没赶上类似庆幸,nbsp难言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nbsp司马曜……如果按历史走向,nbsp这次日食是发生在他继位早期。结果取而代之,天警之事就落在了后者的头顶。

    nbsp好在众人知晓轻重,没将事情往“天子无德”之类的事上牵扯,更没人提“桓氏篡位之语”。

    nbsp须知此事牵扯不小,话传出去,惹怒的绝不仅仅是新帝和龙亢桓氏,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甚至是高平郗氏,都会被得罪个彻底。

    nbsp只不过,以上不提,不代表将日食就此揭过。

    nbsp天子巡守是一则,后宫空虚、官家无子又是一则。

    nbsp古人敬畏鬼神,从诸多祭祀之中就能窥出一二。

    nbsp以上天示警为契机,上请新帝打消巡狩的念头,安心留在建康,最好能就此守在台城;同时,初登基,尚没有大婚,连婢妾美人都没有半个,正该充斥后宫,绵延子嗣,方能安稳国祚。

    nbsp前一条,谢安郗愔亦表赞同,唯王彪之没有明确表态,颇有几分模棱两可。后一条,王谢士族没有参与,多是中等士族和小士族上奏。

    nbsp和司马氏在位时同理,王谢士族树大根深,无意送女入宫,更不屑于外戚之位。虽言同桓氏合作,但桓氏兵家子的身份,终是不能抹去。

    nbsp中小士族则不然。

    nbsp天子弱冠之年,初登基,身边空虚,正是人的最佳时机。

    nbsp最重要的是,登基之前,同王谢士族多有盟约,最大的一块蛋糕已被瓜分完毕。连周氏这样的吴姓都得了不小的好处,族中子弟接连出仕,有渐起的征兆。

    nbsp众人早有些按捺不住。

    nbsp其后,王太后和褚太后出宫,王氏和褚氏郎君得大中正品评,未及即选为官,哪怕是在边塞,却代表着天子的信任和态度!

    nbsp见状,尚无行动的各家终于坐不住了。

    nbsp日食恰好给了各家机会。

    nbsp什么风最硬?

    nbsp枕头风!

    nbsp不愿做摆设,更不可能像司马氏一样做个傀儡。对一个强势的君主,无妨仿效汉时,以外戚晋身。

    nbsp西汉窦氏,东汉阴氏,都是权倾朝野。

    nbsp以自家的条件,无法同窦氏和阴氏相提并论,力压王谢高门更是笑话。但是,借此增加族中出仕的人数,增强在朝堂的话语权,总没有太大问题。

    nbsp至于周氏占据先机,却没有同结亲,而是选择桓祎,众人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吴姓的身份使然。

    nbsp殊不知,周处造看出的性格,心知外戚之路绝对走不通。与其招来新帝延误,损伤大好局面,不如退后一步,将女郎嫁给桓祎,既能向新帝表示衷心,又能保证家族利益。

    nbsp可惜,同他想法一致的人并不多。

    nbsp于是乎,日食发生之后,几乎每天被催婚,上请的奏疏堆成小山,三省一台也是无奈,只能装箱送入太极殿。

    nbsp很是闹心。

    nbsp从最开始的随便翻翻,到最后的弃至一边,不是亲娘阻止,九成会命人抬下去当柴火。

    nbsp见他这个样子,联系之前种种,南康公主面露沉思,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问道:“官家无意此事?”

    nbsp沉默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nbsp“儿不想选美人,更不欲大婚。”

    nbsp“是现在不想?”

    nbsp“今后也不想。”

    nbsp南康公主问得直白,的回答也相当直接。

    nbsp李夫人坐在一边,素手揭开香炉的盖子,投入一注新香。清香袅袅,驱散了瞬间的焦躁,心情随之变得平静。

    nbsp“阿母,儿无意成婚。”在南康公主面前,从不称“朕”。

    nbsp“无意就无意。”意外的,南康公主没有询问原因,也没出言劝阻,端起茶汤饮了一口,缓声道,“不过,这事不好处理,需得仔细谋划。”

    nbsp“阿母?”见到亲娘这个态度,反倒有些反应不过来,面露惊讶,愣在当场。

    nbsp“怎么?以为我会不顾你的意愿,执意让你成婚?”南康公主挑眉看着,嘴边带笑,却让后者不自觉缩了缩脖子。

    nbsp亲娘威武,真心不是说说而已。

    nbsp“儿不敢。”咽了口口水,道。

    nbsp“我之前曾说过,只愿你平安,其他都是无妨。”南康公主放下茶汤,示意靠近些,抚过他的鬓发,道,“你言要结束乱世,我信。你说要一统天下,我信。”

    nbsp“阿母……”

    nbsp“我儿立下宏愿,匡复汉室,救华夏黎民,岂能被他人指手画脚、囿于笼中。”按住的肩膀,南康公主目光坚定,“我不管旁人如何,只愿我子能够遂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低下头,忽觉的眼前发酸。

    nbsp“瓜儿,抬起头。”南康公主笑道,“大丈夫顶天立地,区区一件小事罢了,岂能做出这般姿态?”

    nbsp“诺。”

    nbsp李夫人摇头轻笑,将香炉移到旁侧,柔声道:“阿姊,扈谦就在城内,无妨召他入宫卜笄。”

    nbsp恩?

    nbsp南康公主和同时转头,相似的眸子落在李夫人身上。

    nbsp后者笑靥如花,以手轻轻掩口。美眸稍弯,声音飘过耳边,轻轻柔柔,似有柳絮拂过心田。

    nbsp“每逢天龙食日,需召术士卜笄。官家登基不久,每日忙碌,怕是忘了这事。”李夫人笑道,“朝中文武大才,通图谶之学,终非门内之人。”

    nbsp眨眨眼,仔细琢磨这番话,顿时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nbsp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nbsp这些人借“上天示警”上疏,何不以术士之言相对?

    nbsp正如李夫人所说,朝堂文武能观星象、能行占卜,到底比不上专业人才——例如曾为三代天子卜笄的扈谦。

    nbsp至于扈谦是否肯“占卜”出合适的谶言,端看有没有手段。

    nbsp自己不成,还有亲娘。

    nbsp亲娘也不成,提出贾舍人。

    nbsp相信,以贾秉的口才,必定能说服扈谦,做出最佳的选择。

第二百三十五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