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朱元璋见刘伯温突然不往下说了,便催促道:“你说朱老爷子的有一条方针得改一改了,你倒是接着说呀!大伙儿都等着呢!”
nbsp刘伯温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nbsp“我说的要改一改的方针,就是‘缓称王这一条。眼下,咱们击败了刚刚改朝换代的汉军,士气旺盛得很。
nbsp如果此时吴国公大人能宣布脱离龙凤政权,在应天称王,那必将有不少有识之士前来相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连陈友谅那跳梁小丑都敢自称“汉王”,东边的张士诚也自称“诚王”,咱吴国公大人有什么不可称王的?
nbsp如果咱吴国公大人称王,这国号我都想好了,就叫‘大明。”
nbsp此话一出,众人都是来了精神。刘伯温这是公然劝进呀!如果朱元璋真是允了这事儿,那他刘伯温可是头功呀?
nbsp这可不行!这拥立之功的好事,可不能让他刘伯温得了头筹。李善长第一个要对刘伯温发难。
nbsp李善长在心中是好一番思谋,阻止刘伯温得头功可是有一番大学问的。
nbsp这首先不能说反对朱元璋称王的话。如果朱元璋现在的确是不想称王,那还好说。如果朱元璋现在真的想称王呢?你说出一堆反对的理由,那不是没事儿找抽吗?
nbsp但那也不能顺着刘伯温的话说,不然你还怎么反对刘伯温呢?
nbsp李善长决定就在这国号“大明”二字上作文章,说他定的这个国号不合适。一来可以阻止刘伯温拨得头筹,二来不影响朱元璋称王的决定。
nbsp刘伯温还未展开分析这“大明”二字是如何如何好,就被李善长打断了他的发言。
nbsp李善长说道:“我认为刘兄将这国号定为‘大明,极为不妥!”
nbsp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明白了,李善长是专门与刘伯温抬杠。凡是刘伯温坚持的,他李善长就得反对。
nbsp不过朱元璋倒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
nbsp朱元璋笑着对李善长说道:“那你倒是谈谈,刘大人所言有何不妥呀?”
nbsp李善长说道,当初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人率白莲教起义之初,韩山童便打着“明王”的旗号。韩山童死后,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至毫州,建立了龙凤政权,韩林儿也便称为“小明王”。
nbsp吴国公大人如果要称王,怎么能再称“明王”呢?
nbsp李善长还未言毕,刘伯温立即反驳道,韩林儿与刘福通在毫州建立的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与“明”字没有一点儿关系。
nbsp之所以有人称韩林儿“小明王”,也是因为其父韩山童被人称为“明王”而已。
nbsp咱们如果称王,以“大明”为国号,一点儿也不受其影响,反而能因此争取到一部分早先支持韩山童的反元势力。
nbsp韩林儿现在虽然贵为皇帝,但其实也就是个傀儡。如果咱们能将国号定为“大明”,就能将那些真正支持“明王”的人争取过来。因为他们肯定不想继续支持韩林儿这个无德无能的傀儡。
nbsp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五行之说,北方属于水德,咱南方属于火德。蒙古人建立元朝,是以水德取胜。
nbsp如果咱们要取代元朝,自然得靠火德取胜。现今元朝政治黑暗,我们将国号定为“大明”,正好应了以明驱暗、以火克水之意。
nbsp说到以火德取胜,咱又不得不提起四象之首——朱雀。
nbsp《淮南子·天文训》中是这样描述的: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nbsp这段话中,朱明代表着炎帝后裔、火神祝融。如果要克制北方之水,舍火神其谁?
nbsp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nbsp“朱明”二字竟然能在先贤作品中能找到出处,那朱家建立大明王朝,进而取代元朝,是不是正是在暗合天意?
nbsp也可以说,朱明王朝就是天命所归!
nbsp如果要论搞阴谋诡计、玩弄政治权术,李善长与刘伯温二人可谓不分伯仲。但如果要谈起天文地理、引经据典,李善长比起刘伯温可就差远了。毕竟二人出身不同嘛!
喜欢。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