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顽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九章 多尔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因为黄台吉是个着力于集权的,反渔猎化、反游牧化的汉化统治者。

    可汗算什么,这个称号如今还有含金量吗?

    在此时的满洲内部,本就有着一股劝进黄台吉称帝的思潮。

    只不过这时候还没人想要入关,即使是比较激进的多尔衮,想象力的最大限度,也无非每年谷子成熟时冲进关内,残毁城堡,围困北京,攻击四方援军,消耗明国国力。

    这是后金最难的时候,虚张声势的国力根本支持不起入关这样庞大的理想。

    所以他根本想不到后金跟元帅府有啥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

    怎么豪格那小王八蛋去一趟青海,元帅府转眼就向漠南派遣大军,变成我们的死敌了?

    憨汗再憨,也不至于看不明白这些道理。

    他甚至觉得刘承宗不知上进,你的目标应该是联合后金,向中原王朝的大皇帝位发起冲锋。

    吃饱撑的跟我们打什么?脑子有洞!

    他们叫你憨汗,是他妈一点儿错都没有。

    多尔衮真想敲开刘承宗的脑壳,看看里头究竟都装了些什么玩意儿。

    “俱称华夏倒是个好事儿,可伱看他们现在的做法,像是有这个打算吗?”

    多尔衮叹了口气。

    在情感上,实际上不光他,包括黄台吉在内的绝大多数满洲人都乐于接受这个说法。

    但是在客观现实上,这事听起来就像是在说梦话。

    因为齐称什么,都无法解决他们眼下面临的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食物、温暖的环境,同时保障绝大多数军官、百姓的现有利益,元帅府恐怕眨眼就能跟大明停战。

    一样的道理,放在后金国身上也一样,如果有食物、温暖和保障绝大多数贵族与部众的现有利益,后金也能立刻跟大明永结世好。

    在去年的宣大之役,崇祯有一份悬赏圣旨留在应州北楼,开头就是“满洲原系我属,今叛而犯我边境,当此炎日纵兵深入,必遭天谴”。

    黄台吉回信“见皇帝书云‘满洲系我属国等语。此不惟皇帝言之,即予亦不以为非也。皇帝乃一统天下之大君,我等原系尔属国。”

    “辽东各大臣欺凌不堪,屡次抒情往告,辽东官又蔽之不通。我思此种情形,仇怨已深,难于剖白,惟动兵戈,可冀来询其由耳。孰意皇帝乃惑于辽东各官,欺诳十数年,竟无一言问及,以至战争不已。若皇帝早遣人究问,兵戈亦早息矣。”

    这话,不全是实话,或者说话是真话,但并不能代表黄台吉的真实想法。

    就和刘承宗写给崇祯的信一样。

    已经太晚了。

    有追随自己的部落,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建州人已经在这场战争中快死光了,只有成王败寇,这条路已经不可能停下。

    巴达礼看见多尔衮愣神的机会,这便找机会上前行礼,问道:“九贝勒相召,有何军令?”

    “土谢图汗应邀前来,在下不胜感激。”

    多尔衮看见巴达礼,连忙收起感慨起身还礼,随后说了两句客套话,这才问道:“科尔沁诸部台吉,情绪如何?”

    巴达礼叹了口气,摇头道:“哈剌慎遇袭,我军有断粮之虞,好几位台吉已萌生退军的想法。”

    多尔衮的脸上在笑,但眼神分外冰冷:“真能退吗?”

    他是不介意退军的,反正国内和漠南的形势都已经恶化到这个地步,他率军出征,无功而返,无非是被兄长责罚压制。

    但科尔沁就惨了,人们活不下去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一定是自己,到时候大不了满洲不要了,自相残杀起来,最后活下来的一定是他们建州人。

    巴达礼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眼下前进还是后退,很难抉择。

    他的眼神看向多尔衮身后的漠南舆图,抬手道:“九贝勒以为,我们应向何处进军,才能取胜?”

    眼下他们所处位置,与预设战场的位置都不好。

    “集宁西边是阴山,护着归化城;南面是大明的宣大边墙。”

    巴达礼道:“我听人说,去年的战事,皇帝很不满意,在宣大专门准备了一支军队,就为对付我们。”

    “你也听说了?”

    多尔衮也听说这事儿了,他甚至通过哈剌慎部,知道比巴达礼更多。

    那支军队有两个将领,分别姓王和姓尤,兵额在一万左右,皇帝对他们的支持不留余力,马匹犒赏器械等项有呼即应,只是不知道如今驻扎何处。

    多尔衮道:“这是掎角之势。”

    说罢,不光他,就连豪格等人,听见这个词儿,都笑了起来。

    后金军从未用过掎角之势。

    因为靠半部三国打天下的努尔哈赤发现,在那部兵书里,掎角之势从来没赢过。

    这个战法就和吕布的义父、曹操的侍从、张飞的小兵谁当谁死一样,谁用谁输。

    不过笑过之后,多尔衮脸上却有深深的忧虑。

    因为此时此刻,他能感受到掎角之势带给他的压迫感。

    亦如这个词的出处,所谓的掎角,不是指鹿的犄角。

    而是春秋时期,周襄王二十五年,晋秦两国会战于崤,晋国捉住鹿角,附庸姜戎扯住鹿腿,一齐将秦国大军掀翻在地。

    多尔衮能感觉到,宣大境内的明军,确实可能随时扯住他的腿。

    不过随同兄长攻战多年,多尔衮很有底气,他起身道:“进军需要果断,犹豫再长时间,也不会给兵力带来帮助,还可能错失良机。”

    “我等进军仓促,敌军守备也同样仓促,退军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他在舆图上偏北的地方画了条线:“避免为明军所击,也为绕过杨麒在西边的防守,我们自阴山北麓向西进军,袭击归化城以西的鄂尔多斯,先抢来粮草辎重,再图会战!”

    “自今日起,每日一百二十里,八日后集结于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进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

    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更新,第六百零九章 多尔衮免费阅读

第六百零九章 多尔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