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2章 不要拼小q,我要你……直接晋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年长世锦赛冠军诞生李艳风珍贵一金谱写3大历史!】

    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决赛,现世界第一的我国32岁名将李艳风凭借第二投66米52的成绩技压群芳,为种花家田径队获得本届世锦赛的首金。这是我国运动员第一次问鼎田径世锦赛铁饼冠军,也是种花家田径队时隔18年后再夺女子田赛金牌,而李艳风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世锦赛冠军。

    【李艳风:十几年期待终梦想成真为种花家和亚洲自豪】

    “批着国旗绕场一周的感觉很好,我在昨天睡觉的时候都还在想着这事呢,结果今天终于成功了。”

    【最后缺憾20年方弥补我国女子“三铁”实现金牌满贯】

    铅球、标枪和铁饼是女子田径三个传统项目,女子链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时间较短,女子“三铁”一说由此而来。多年来,女子“三铁”一直是我国田径界的优势项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沈丽卷、唐国力、李晓回就跻身世界水平,当时沈丽卷的铅球成绩突破18米大关,后两人的标枪、铁饼成绩均超过了60米大关。当时,国际田坛除几个东欧国家外,女子“三铁”全面走向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屈指可算。

    1991年第三届世锦赛,女子“三铁”迈出可喜的两大步,先后夺得铅球、标枪两枚金牌。

    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虽未象铅球和标枪运动员一样站在世界的最高位置,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努力。最近十年,我国女子铅球和标枪都出现了人才断层,标枪失去了亚洲第一的位置,只有女子铁饼还能保持着世界级别的水准,最近几次世界大赛的前八名都有我们:宋爱名在2003年世界大赛上拿到了第七名,马淑力在2005年世界大赛上排到了第六名,孙太风在2007年世界大赛上得到了第五名,宋爱名在2009年世界大赛上也拿到了第五名。

    多年来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结果。李艳风更是以66米40的优异成绩,创下了2009年的世界最好成绩。同时代表我国获得了2010年的首次在洲际杯(以前是世界杯)上获得了她的首个世界冠军!今夜,李艳风再接再厉,又一次取得了突破!在大邱世界锦标赛上,她力压其他选手,为我国女子铁饼赢得了历史性的一枚金牌!

    李艳风登上大邱世界冠军宝座,使得我国“三铁”最终在世界冠军宝座上取得了大满贯。以李艳风现在的表现来看,女子铁饼很有可能会在三个项目,成为第一个取得奥运会冠军的项目。明年伦敦奥运会上,李艳风是否能够在三项赛事完成“大满贯”,我们将拭目以待。

    ……

    金牌的威力,就是这么大。

    顿时门户站和相关的报道,都是关于李艳风的。

    可以说是,十年苦练无人问,一朝金牌天下知。

    看看我国的历史上十枚,不,这一世是十一枚金牌:

    第3届 1991年东京世锦赛黄志轰女子铅球

    第3届 1991年东京世锦赛徐德美女子标枪

    第4届 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刘懂女子1500米

    第4届 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曲云夏女子3000米

    第4届 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王军夏女子米

    第4届 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黄志轰女子铅球

    第7届 1999年塞维利亚世锦赛刘宏轰女子20公里竞走

    第11届 2007年大阪世锦赛刘祥男子110米栏

    第12届 2009年柏林世锦赛柏雪女子马拉松

    第12届 2009年柏林世锦赛刘祥男子110米栏

    第13届 2011年大邱世锦赛李艳风女子铁饼

    你就知道金牌的分量,尤其是田径项目的金牌分量到底有多大。

    短跑队的人都看着,不仅觉得有些眼馋。

    电视机里面,丰树勇正在开金牌的发布会,每次拿到了金牌,都会这样。

    “其实在比赛之前,我们就觉得她是有希望拿到金牌的,不过我们考虑到了压力,可能会对她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就没有给她定下什么金牌,也没有给她设定什么目标,只是让她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发挥一下,对她在比赛的表现也有好处。”

    “由于李艳风在昨天的预赛表现不佳,可能是因为太过紧张,导致她的实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昨天晚上,心的所有负责人和教练都单独给她打了电话,目的都是为了让她振作起,就目前来看,还是很成功的。运动员如果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找人去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涉,这一点是二沙岛最先开始的,目前看起来,可以推广到整个田径队了。类似于以前那种,运动员表现不好,就是严肃严厉严整的情况,应该要过去了,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运动员的突发心理问题,才是未来我们田径队要做好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年已经32岁的李艳风绝对是我国田径队大器晚成的选手,2005年险些因为受伤而选择退役,经过教练的努力,她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不要过早的放弃一名运动员,运动员的培养不容易,不要一点问题就选择放弃,那样只会浪费很多人才,埋没很多原本有潜力可以发光发热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以后我们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延长一下运动员的职业寿命,这一点苏神实验室也给出了答案和研究……”

    在丰树勇的回答,可以看到现在田径队越发渐渐开始强调科学以及运动员延迟退役的意思。这就都是苏神想要的效果,眼下八九年的布局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相当的满意。

    不过随着电子广播的响起,副场热身的他们,也要做好重新战斗的准备。

    “大牛,加油,你可以的。”苏神拍了拍劳逸的肩膀,给他加油打气。

    劳逸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能上OW大赛单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一点,自己团队里面那个人说的没有错,那就是……

    自己的年纪其实已经越来越大了,马上就要二十六,还有多少时间呢?

    他自己都不知道。

    别说他是什么“大龄青年的天才代表”,事实上“大龄青年”这四个人,本来就是在职业运动员领域,代表生涯不多的代名词。要不是自己的状态一直不错,劳逸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多久可以比了。

    到底按照以前的历史来看,我国,不,整个亚洲黄种人运动史,都是如此。

    二十五岁就是最高峰,然后就是不断滑,甚至可能突然断崖式下滑。

    这么多前辈的例子都在这里,劳逸其实对于自己没有多少底气的。

    这方面不是训练,人的正常衰老,这本来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不是么。

    所以……

    这一次,他不想要重蹈覆辙。

    不想要和在柏林一样,冲到半决赛就完事。

    如果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话。

    那么他想要做的就是……

    冲进去决赛。

    给自己不留遗憾!

    到时候回忆起来,也是进入过OW大赛进决赛的人,也是有OW大赛决赛奖状的人。

    意味着当年自己在最高舞台上的发挥,配得上“世界前八”这四个字。

    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到这个水平上,除了那些变态天才之外。

    不管你是哪个肤色。

    都是绝对的荣耀了。

    到底最强的只有那么几个,旁人能够做到和他们站在一起比赛。

    其实已经是普通人里面的“天才”。

    劳逸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跟着工作人员走入了检录区那边。

    这个时候,袁郭强在劳逸走了后,才开口问道:“上一届柏林的时候,第二枪你都说10.10s都不够要跑10.05s才有可能,怎么这一届都半决赛反倒是……”

    袁郭强说这话是因为对于上一次柏林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是苏神力排众议,让劳逸复赛就跑快点,这才进入的半决赛。当初他们都觉得劳逸复赛不需要跑这么快,结果事实证明,还是苏神的预测更加正确。

    但这次,都三枪制了,为什么反倒是没有太多的战术指导呢?

    袁郭强有些不解。

    “因为这一枪,他本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还需要战术呢?”苏神扭头道:“实力有差距才会去指望战术弥补,现在的他……”

    “完全不用啊。”

    ……

    天朝体育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天朝体育台,这里是天朝体育台,我是杨剑,欢迎继续观看第十三届田径世锦赛的比赛,即将开始的比赛,是男子100米的半决赛现场。”杨剑很快就切入了正题道:“第一组,我国选手劳逸就会上场。”

    “这一组的选手有库兰蒂·马蒂纳、沃尔特?迪克斯、吉米?维考特、丹尼尔?贝利、劳逸、温德.钱伯斯、尤罕.布雷克、凯斯顿?布兰德曼。”

    这个时候电视屏幕上道次也打了出来————

    第一道吉米?维考特。

    第二道丹尼尔?贝利。

    第三道沃尔特?迪克斯。

    第四道劳逸。

    第五道尤罕.布雷克。

    第六道库兰蒂·马蒂纳。

    第七道温德.钱伯斯。

    第八道凯斯顿?布兰德曼。

    “我国选手劳逸在第三道,他的身边是米国选手迪克斯和牙买加选手尤罕.布雷克。”杨剑道:“这个比赛还是比较难的,想要直接出去每组只有前二,而这一组布雷克肯定是小组头名没跑,其余的人,迪克斯可能最好,其次后面的人,也都是和劳逸差不多的水平,除了第一道的法兰西选手吉米?维考特,其余都是破十者。”

    “迪克斯生涯最佳PB9.88s,而且有过很多次几乎没有风速甚至是逆风9.95s以内的成绩,硬实力毫无疑问是压了劳逸一头,劳逸虽然目前PB高达9.91s,可那是在接近2米大顺风的条件下跑出来,硬实力应该是在9.96~9.97s上下。”李韬分析道:“而同样的9.91s丹尼尔?贝利却是逆风做到的,这个实力的差距,可能比看上去要大得多。不过幸好今年丹尼尔?贝利也就是小顺风9.97s的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年已经32岁的李艳风绝对是我国田径队大器晚成的选手,2005年险些因为受伤而选择退役,经过教练的努力,她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不要过早的放弃一名运动员,运动员的培养不容易,不要一点问题就选择放弃,那样只会浪费很多人才,埋没很多原本有潜力可以发光发热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以后我们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延长一下运动员的职业寿命,这一点苏神实验室也给出了答案和研究……”

    在丰树勇的回答,可以看到现在田径队越发渐渐开始强调科学以及运动员延迟退役的意思。这就都是苏神想要的效果,眼下八九年的布局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相当的满意。

    不过随着电子广播的响起,副场热身的他们,也要做好重新战斗的准备。

    “大牛,加油,你可以的。”苏神拍了拍劳逸的肩膀,给他加油打气。

    劳逸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能上OW大赛单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一点,自己团队里面那个人说的没有错,那就是……

    自己的年纪其实已经越来越大了,马上就要二十六,还有多少时间呢?

    他自己都不知道。

    别说他是什么“大龄青年的天才代表”,事实上“大龄青年”这四个人,本来就是在职业运动员领域,代表生涯不多的代名词。要不是自己的状态一直不错,劳逸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多久可以比了。

    到底按照以前的历史来看,我国,不,整个亚洲黄种人运动史,都是如此。

    二十五岁就是最高峰,然后就是不断滑,甚至可能突然断崖式下滑。

    这么多前辈的例子都在这里,劳逸其实对于自己没有多少底气的。

    这方面不是训练,人的正常衰老,这本来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不是么。

    所以……

    这一次,他不想要重蹈覆辙。

    不想要和在柏林一样,冲到半决赛就完事。

    如果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话。

    那么他想要做的就是……

    冲进去决赛。

    给自己不留遗憾!

    到时候回忆起来,也是进入过OW大赛进决赛的人,也是有OW大赛决赛奖状的人。

    意味着当年自己在最高舞台上的发挥,配得上“世界前八”这四个字。

    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到这个水平上,除了那些变态天才之外。

    不管你是哪个肤色。

    都是绝对的荣耀了。

    到底最强的只有那么几个,旁人能够做到和他们站在一起比赛。

    其实已经是普通人里面的“天才”。

    劳逸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跟着工作人员走入了检录区那边。

    这个时候,袁郭强在劳逸走了后,才开口问道:“上一届柏林的时候,第二枪你都说10.10s都不够要跑10.05s才有可能,怎么这一届都半决赛反倒是……”

    袁郭强说这话是因为对于上一次柏林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是苏神力排众议,让劳逸复赛就跑快点,这才进入的半决赛。当初他们都觉得劳逸复赛不需要跑这么快,结果事实证明,还是苏神的预测更加正确。

    但这次,都三枪制了,为什么反倒是没有太多的战术指导呢?

    袁郭强有些不解。

    “因为这一枪,他本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还需要战术呢?”苏神扭头道:“实力有差距才会去指望战术弥补,现在的他……”

    “完全不用啊。”

    ……

    天朝体育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天朝体育台,这里是天朝体育台,我是杨剑,欢迎继续观看第十三届田径世锦赛的比赛,即将开始的比赛,是男子100米的半决赛现场。”杨剑很快就切入了正题道:“第一组,我国选手劳逸就会上场。”

    “这一组的选手有库兰蒂·马蒂纳、沃尔特?迪克斯、吉米?维考特、丹尼尔?贝利、劳逸、温德.钱伯斯、尤罕.布雷克、凯斯顿?布兰德曼。”

    这个时候电视屏幕上道次也打了出来————

    第一道吉米?维考特。

    第二道丹尼尔?贝利。

    第三道沃尔特?迪克斯。

    第四道劳逸。

    第五道尤罕.布雷克。

    第六道库兰蒂·马蒂纳。

    第七道温德.钱伯斯。

    第八道凯斯顿?布兰德曼。

    “我国选手劳逸在第三道,他的身边是米国选手迪克斯和牙买加选手尤罕.布雷克。”杨剑道:“这个比赛还是比较难的,想要直接出去每组只有前二,而这一组布雷克肯定是小组头名没跑,其余的人,迪克斯可能最好,其次后面的人,也都是和劳逸差不多的水平,除了第一道的法兰西选手吉米?维考特,其余都是破十者。”

    “迪克斯生涯最佳PB9.88s,而且有过很多次几乎没有风速甚至是逆风9.95s以内的成绩,硬实力毫无疑问是压了劳逸一头,劳逸虽然目前PB高达9.91s,可那是在接近2米大顺风的条件下跑出来,硬实力应该是在9.96~9.97s上下。”李韬分析道:“而同样的9.91s丹尼尔?贝利却是逆风做到的,这个实力的差距,可能比看上去要大得多。不过幸好今年丹尼尔?贝利也就是小顺风9.97s的水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年已经32岁的李艳风绝对是我国田径队大器晚成的选手,2005年险些因为受伤而选择退役,经过教练的努力,她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不要过早的放弃一名运动员,运动员的培养不容易,不要一点问题就选择放弃,那样只会浪费很多人才,埋没很多原本有潜力可以发光发热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以后我们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延长一下运动员的职业寿命,这一点苏神实验室也给出了答案和研究……”

    在丰树勇的回答,可以看到现在田径队越发渐渐开始强调科学以及运动员延迟退役的意思。这就都是苏神想要的效果,眼下八九年的布局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相当的满意。

    不过随着电子广播的响起,副场热身的他们,也要做好重新战斗的准备。

    “大牛,加油,你可以的。”苏神拍了拍劳逸的肩膀,给他加油打气。

    劳逸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能上OW大赛单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一点,自己团队里面那个人说的没有错,那就是……

    自己的年纪其实已经越来越大了,马上就要二十六,还有多少时间呢?

    他自己都不知道。

    别说他是什么“大龄青年的天才代表”,事实上“大龄青年”这四个人,本来就是在职业运动员领域,代表生涯不多的代名词。要不是自己的状态一直不错,劳逸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多久可以比了。

    到底按照以前的历史来看,我国,不,整个亚洲黄种人运动史,都是如此。

    二十五岁就是最高峰,然后就是不断滑,甚至可能突然断崖式下滑。

    这么多前辈的例子都在这里,劳逸其实对于自己没有多少底气的。

    这方面不是训练,人的正常衰老,这本来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不是么。

    所以……

    这一次,他不想要重蹈覆辙。

    不想要和在柏林一样,冲到半决赛就完事。

    如果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话。

    那么他想要做的就是……

    冲进去决赛。

    给自己不留遗憾!

    到时候回忆起来,也是进入过OW大赛进决赛的人,也是有OW大赛决赛奖状的人。

    意味着当年自己在最高舞台上的发挥,配得上“世界前八”这四个字。

    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到这个水平上,除了那些变态天才之外。

    不管你是哪个肤色。

    都是绝对的荣耀了。

    到底最强的只有那么几个,旁人能够做到和他们站在一起比赛。

    其实已经是普通人里面的“天才”。

    劳逸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跟着工作人员走入了检录区那边。

    这个时候,袁郭强在劳逸走了后,才开口问道:“上一届柏林的时候,第二枪你都说10.10s都不够要跑10.05s才有可能,怎么这一届都半决赛反倒是……”

    袁郭强说这话是因为对于上一次柏林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是苏神力排众议,让劳逸复赛就跑快点,这才进入的半决赛。当初他们都觉得劳逸复赛不需要跑这么快,结果事实证明,还是苏神的预测更加正确。

    但这次,都三枪制了,为什么反倒是没有太多的战术指导呢?

    袁郭强有些不解。

    “因为这一枪,他本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还需要战术呢?”苏神扭头道:“实力有差距才会去指望战术弥补,现在的他……”

    “完全不用啊。”

    ……

    天朝体育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天朝体育台,这里是天朝体育台,我是杨剑,欢迎继续观看第十三届田径世锦赛的比赛,即将开始的比赛,是男子100米的半决赛现场。”杨剑很快就切入了正题道:“第一组,我国选手劳逸就会上场。”

    “这一组的选手有库兰蒂·马蒂纳、沃尔特?迪克斯、吉米?维考特、丹尼尔?贝利、劳逸、温德.钱伯斯、尤罕.布雷克、凯斯顿?布兰德曼。”

    这个时候电视屏幕上道次也打了出来————

    第一道吉米?维考特。

    第二道丹尼尔?贝利。

    第三道沃尔特?迪克斯。

    第四道劳逸。

    第五道尤罕.布雷克。

    第六道库兰蒂·马蒂纳。

    第七道温德.钱伯斯。

    第八道凯斯顿?布兰德曼。

    “我国选手劳逸在第三道,他的身边是米国选手迪克斯和牙买加选手尤罕.布雷克。”杨剑道:“这个比赛还是比较难的,想要直接出去每组只有前二,而这一组布雷克肯定是小组头名没跑,其余的人,迪克斯可能最好,其次后面的人,也都是和劳逸差不多的水平,除了第一道的法兰西选手吉米?维考特,其余都是破十者。”

    “迪克斯生涯最佳PB9.88s,而且有过很多次几乎没有风速甚至是逆风9.95s以内的成绩,硬实力毫无疑问是压了劳逸一头,劳逸虽然目前PB高达9.91s,可那是在接近2米大顺风的条件下跑出来,硬实力应该是在9.96~9.97s上下。”李韬分析道:“而同样的9.91s丹尼尔?贝利却是逆风做到的,这个实力的差距,可能比看上去要大得多。不过幸好今年丹尼尔?贝利也就是小顺风9.97s的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年已经32岁的李艳风绝对是我国田径队大器晚成的选手,2005年险些因为受伤而选择退役,经过教练的努力,她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不要过早的放弃一名运动员,运动员的培养不容易,不要一点问题就选择放弃,那样只会浪费很多人才,埋没很多原本有潜力可以发光发热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以后我们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延长一下运动员的职业寿命,这一点苏神实验室也给出了答案和研究……”

    在丰树勇的回答,可以看到现在田径队越发渐渐开始强调科学以及运动员延迟退役的意思。这就都是苏神想要的效果,眼下八九年的布局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相当的满意。

    不过随着电子广播的响起,副场热身的他们,也要做好重新战斗的准备。

    “大牛,加油,你可以的。”苏神拍了拍劳逸的肩膀,给他加油打气。

    劳逸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能上OW大赛单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一点,自己团队里面那个人说的没有错,那就是……

    自己的年纪其实已经越来越大了,马上就要二十六,还有多少时间呢?

    他自己都不知道。

    别说他是什么“大龄青年的天才代表”,事实上“大龄青年”这四个人,本来就是在职业运动员领域,代表生涯不多的代名词。要不是自己的状态一直不错,劳逸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多久可以比了。

    到底按照以前的历史来看,我国,不,整个亚洲黄种人运动史,都是如此。

    二十五岁就是最高峰,然后就是不断滑,甚至可能突然断崖式下滑。

    这么多前辈的例子都在这里,劳逸其实对于自己没有多少底气的。

    这方面不是训练,人的正常衰老,这本来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不是么。

    所以……

    这一次,他不想要重蹈覆辙。

    不想要和在柏林一样,冲到半决赛就完事。

    如果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话。

    那么他想要做的就是……

    冲进去决赛。

    给自己不留遗憾!

    到时候回忆起来,也是进入过OW大赛进决赛的人,也是有OW大赛决赛奖状的人。

    意味着当年自己在最高舞台上的发挥,配得上“世界前八”这四个字。

    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到这个水平上,除了那些变态天才之外。

    不管你是哪个肤色。

    都是绝对的荣耀了。

    到底最强的只有那么几个,旁人能够做到和他们站在一起比赛。

    其实已经是普通人里面的“天才”。

    劳逸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跟着工作人员走入了检录区那边。

    这个时候,袁郭强在劳逸走了后,才开口问道:“上一届柏林的时候,第二枪你都说10.10s都不够要跑10.05s才有可能,怎么这一届都半决赛反倒是……”

    袁郭强说这话是因为对于上一次柏林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是苏神力排众议,让劳逸复赛就跑快点,这才进入的半决赛。当初他们都觉得劳逸复赛不需要跑这么快,结果事实证明,还是苏神

第1472章 不要拼小q,我要你……直接晋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