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好!火星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歪打正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日强说:怎么办?重启飞船吧,你们不希望得到两具尸体吧?

    回到飞船,郑日强让霍安进去,重新启动了飞行器——火星人就是科技发达,他们不但能隔空对话,还能隔空控制机器。

    但等他出到飞行器外,郑日强和孔子梅马上关闭舱门:再见!霍安!

    这回他们任凭霍安怎么敲门,都不开门了。

    霍安气愤地说:你们不讲信用,小心我们摧毁你们!

    你们不会的。郑日强说。

    看你们能坚持多久!霍安说:你们也不要想着离开火星,否则,后果很严重。

    不离开就不离开吧,郑日强和孔子梅正好利用这期间做制氧和制水的实验。

    这是很重要的两项科学实验,是他们在回去地球之前必须做的项目。

    如果不是发现了火星人,节外生枝,这些实验他们早做了,并且在回程的路上了。

    关于制氧,他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土壤取氧。他们利用火星的土壤,在1000℃的高温下,利用土中的钛铁和氢生成水,再将水通过电解提取氧。

    理论上说,提取1吨氧,约需70吨的土壤。

    这样算来,一个2人规模的飞行器,每月也只需要50千克氧气(含实验)。如果2人在火星上一年,可能需要500千克氧气。

    这个巨大的“火星造氧机器”,吃进的是泥土,吐出的将会是氧气。

    第二种:利用火星中微乎其微的一氧化碳,生成氧气。

    这个技术不复杂,科学家发现,将CO1撞击到金箔的惰性表面,可以产生氧气。

    但有点不靠谱,也很复杂。

    不过,这种方法在火星取得成功。2021年4月20日,美国毅力号的MOXIE第一次进行制取了5.37克氧气,相当于一名宇航员呼吸10分钟的耗氧量。

    理论上,MOXIE在设计上每小时可产生10克氧气。

    第三种方法:电解法。

    人们估计,火星遍地都是大量的水冰,还有火星的地下也有大量液态的水。

    火星既然有那么多水资源,怎么就不能用电解水这种方法制氧呢?

    因为它无比简单,只需两根玻璃管,一桶水通电即可。

    电解一升水大约需要5度电,就能得到近900克氧气,按5克氧气供呼吸10分钟算,这900克可以呼吸大约1800分钟!

    只是这个方法备受争议,因为“在火星存在大量的冰”这个事,尽管有科学依据,但毕竟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制氧方法就有点冒险的味道。

    那么说,还是第一种方法比较靠谱。

    经过一阵倒腾,他们终于利用火星的土壤制造氧气,这就意味着,人类移民火星又进了一步。

    制氧成功后,制水又成为关键。

    科学家说,在大约30亿年前,火星上曾经存在着活跃的水循环系统。

    科学家还说: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很明显——那些干涸的古老河床和冲刷痕迹,古代湖泊的遗迹,都是证据。

    他们对于找水,也有三个方案:

    第一个,是从火星大气中收集水分。

    不过火星大气中的水含量微乎其微,效果不理想。

    第二个方法是往地下要水。

    科学家发现,火星土壤中存在一些水。这个事实,也得到郑日强他们的验证。

    不过提出这方法也是忧心忡忡的,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能在地下发现冰。

    又即使有水,但谁都无法保证挖水人在挖出水之前还能活着。

    那么,第三个方法就更邪乎了,就是在火星表面取冰找水。

    人们对第三个还是抱有幻想的。

    但他们暂时没有在火星表面发现固态冰。但郑日强坚信能够找到。

    郑日强说:我们一定能找到水的。放心,电影《火星救援》中,人家马克在火星种土豆,我们就能在火星种蔬菜!

    孔月梅说:这你也信。

    他们在考虑如何在火星找水,毕竟,这是人类太空移民的重中之重。

    一旦有了水,那么制氧就更加轻而易举。

    由于基地更改了登陆火星的第一句话,两人对基地和公司顿生不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郑日强觉得不依照基地的指令,念出登陆火星的第一句话。

    没想到,正是这一举措,救了他们。

第十八章 歪打正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