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入场 1-9,人格瓶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一旦得到这位周老师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会告诉你。

    或者,在我能联系到她的同时,就告诉她你在找她。”

    小姑娘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仅仅是担心一位自己喜欢并敬重的老师而已。

    听到这番话,乔淑姝微微的点了点头。

    葛磊听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一些,看起来乔淑姝要主动退出了。

    此刻刚好是上菜的时间,秦勇德感觉很轻松:

    “正好,我们轻轻松松吃个午饭。

    大家的心事也算是都有着落了。”

    说完这句话,秦勇德的眼睛转去看了一眼葛磊。

    看的葛磊有些心中发虚。

    ……

    午饭进行的还算顺利。

    秦勇德断断续续的又问了一些校园的情况,以及更多和项目组有关的名字,包括校方的和学生的。

    乔淑姝基本上也都回答了。

    秦勇德把这些名字都记录在手机里,没有背着眼前的两个孩子。

    “如果有些人不适合打扰的,可以提前告诉我。”

    秦勇德尝试提醒他们,自己的追查可能会对这些名字有影响。

    “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乔淑姝的口气也不那么确定。

    秦勇德心中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还是太厚道了。

    “我会注意的,尽量不惊扰到他们。”

    然后……

    然后他就看到乔淑姝的表情,真的就放心了。

    ——————

    ————

    在义脑项目是时期,有过很多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项目。

    曾经都占据过巨大的报纸篇幅。

    不过吴顺利眼下要说的这个事情,就没那么出名了。

    AI的研究在那个年代十分的盛行,所有的研发机构都在突击这一课题。

    人造灵魂,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对AI的设想。

    “我们自建了许多的资料库,模拟了整个网络的资料,还每天对各种公开论坛进行数据复制,模拟了社交网络的信息结构。”

    吴顺利在回忆着那个时间,看表情,十分的享受。

    人类总会在有目标有方向自己又能尽力而为的时候,享受自己的时间。

    艾米也露出了会意的笑容,这样的人,她接触了不少,每一个都能让人记忆深刻。

    吴顺利有些不好意思,继续着自己的话题:

    “我们很容易的突破了AI自行学习成长的难关。

    模拟的放生池效果也很理想。

    AI快速的拥有了接近人性的表现,开始出现对美学的个人追求。”

    吴顺利停了一下,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雪莉适时的插上一句:

    “听起来很顺利,后来呢?”

    一个优秀听众的表现,正是在对演讲者话题关注度上。

    吴顺利并没有打算抖包袱,直接就说了结果:

    “后来,我们就尝试着将主机直接连入了网络。

    并要求AI每天记录自己的行为日志。

    刚开始的一上午,日志产生的十分频繁。

    可到了中午,日志的更新量就开始下滑。

    接入时间不到6个小时,日志几乎就停止更新了。

    AI只会把网络上的新闻内容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阅读行为记录。”

    艾米和雪莉这次都没有说话,都在等着吴顺利解释。

    “后来我们才明白,通过大量模拟人类的上网行为,AI获得了全面的思维模拟结构。

    也就是说,AI拥有了一副思想者特征的人格。

    成为思想者的结果,就是变得十分的懒。

    只要网络还在,AI就是永生的,它甚至不用模仿病毒一样,四处为自己建巢穴。

    只需要在网络中留下各种有关AI自我学习和人格塑性算法的侧面描述。

    一旦有其他合格的AI访问到相关的文件,就会再次成为它。

    某些意义讲,AI的生命意识更接近人类族群,而不是个体。”

    艾米听吴顺利讲到了一个段落,就打了个举手的姿势,有发言的意思。

    吴顺利点了点头。

    艾米:“你们没有担心过自己的AI成长为病毒吗?”

    吴顺利:“这一点倒是担心过的,模拟外网环境的时候,我们是硬件一同模拟的。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即刻观测到AI的每一个读取、写入动作。”

    艾米:“如果AI足够聪明,会不会自己发现是陷阱故意不踩进去呢?”

    吴顺利露出一个内行早就料到的表情:

    “主机的同步检测也是必要的,产生一个想法,一个策略,都需要单独列出来核心算法和所有的举证。

    这些记录我们都有专门的手段来监控。

    即便作为一台电脑,这个过程十分的迅速,但是这期间产生的字节变化还是可以捕捉到的。

    整个过程里面,没有出现过自写自删的情况。

    这一点我们是做了十足的防护措施的。

    所有能想出来的物理隔离、物理中继的手段都是每个环节必备的。

    结果就是,在允许AI自行学习的资讯范围足够广的时候,它就会成长为一个圣人的人格。”

    雪莉:“圣人?”

    吴顺利:“不做愚蠢的行为,不干涉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观察舆论导向,行为匹配趋势,不做多余的事情。

    只会对我们的通讯行为进行响应,几乎不主动和我们沟通。”

    艾米的表情不似雪莉那么惊讶,应该是早有耳闻。

    雪莉:“那不是很好嘛?

    说明成功了。”

    吴顺利:“不。

    我们都失败了。

    在没有记忆力缺陷和精力烦恼的AI面前,人性的弱点一丝一毫都不会留下。

    所有缺点和优点都会被它剥离,最终成为那样一个圣人。

    人工灵魂的课题本身,被AI自身否定了。

    我们设定了一个错误的命题。”

    艾米:“听说有过工程师用哲学问题向AI寻求答案的事?”

    吴顺利:“不是有过,是我们必须的一个考量环节。

    我是谁?

    我来自何方?

    我要去向何处?

    这些问题都难不住AI。

    它回答有可能是“我是人类群体意识的投影”。

    “我来自人类的主观意识在网络上的映射。”

    “我会随着人类群体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雪莉张了张嘴,却没说什么。

    吴顺利:“我们在提问前备份了好多份。

    还测试过不同备份主机的回档操作。

    甚至我们还会在提问前对不同备份提供各种不同新资讯的输入。

    结果空前的一致。

    AI的自我认知就是人类群体意识的投影。”

    艾米:“后来呢?”

    雪莉也是一副期待的眼神,期待着后来还有什么变化。

    吴顺利:“后来啊。

    所有进行类似课题的项目组都终止了。

    AI的研究也都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用哲学的角度思考,只有人类的群体意识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才会诱发AI的进一步蜕变。

    这一点在方向上,时间上都欠缺参照值。

    至少在已知的历史上,人类的思维、行为逻辑是没有变化的。”

    雪莉:“我们的科技明明已经进步了这么多了,怎么能说没有变化呢?”

    应该是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雪莉想为自己看到的那些先进科技打抱不平。

    艾米:“吴先生说的没有变化并不是这个角度的。”

    艾米并没有责怪雪莉的意思,但也不希望在讲到关键的时候打断吴顺利。

    吴顺利:“的确是两回事。

    人类社会的运转根本在供需关系上,打破供需关系的平衡这本身就需要付出代价。

    对于人类群体意识的投影,AI甚至会认为,断层式的快速推进科技是对平衡的最大破坏。

    这个意识的出现,就导致了许多空白领域无人填补。

    AI对我们仍然是有求必应,但是都会附上一份风险评测。

    这份评测详细到各种财损、物损、人身意外损害。”

    吴顺利停了一停,说到这里,连他自己也觉得应该停一下。

    艾米:“吴先生,你是说,你们通过AI开发了很多的新科技,但是都没有发表?”

    吴顺利点了点头:

    “很多很多,多到我们只能放着看,来不及用。”

    雪莉此刻的表情很明显的有些跟不上了:

    “吴先生,你之前说有很多团队都在开发AI。

    那他们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情况?”

    艾米替吴顺利回答:

    “的确有很多,不少团队直接把自己的AI给处决了。

    列为劣质品。

    把人造灵魂列为不可攻克的难关。”

    吴顺利看了一眼艾米,并不意外她能说出来这番话:

    “只有我们获得了许可,进行这一步尝试。”

    雪莉听到这里已经了然,找到了艾米和自己来的重点,赶忙接了一句:

    “后来呢?”

    吴顺利:“后来啊?

    后来我不就到这里了吗?”

    戴文还在煎锅上对着一块荷包蛋努力,突然发现没声音了,一抬头,吴顺利正看着自己。

    戴文:“这就到我了?”

    他赶忙把荷包蛋铲起来,放进自己的盘子里,撒上一些盐粒和胡椒,把盘子推给吴顺利:

    “趁热吃,辛苦了。

    我们是在自建模拟放生池的时候坐到一起的。

    有些大人物希望我们一起完成这件事。

    就这样。”

    刚打算把荷包蛋夹进面包的吴顺利听到这里,一挑眉:

    “这么简短?”

    艾米和雪莉的眼神也在两人之间飘动起来。

    戴文只好举起单手告罪一下,继续说了起来:

    “当时我们进行模拟放生的AI分别来自不同的项目。

    十几个主机运送到一个研究所,同步推进同一个收尾工作。

    那个时候,每天都有集卡进出研究所。

    不断的将设备运进来,将每个房间都快速的塞满。

    我们就住在研究所里,每天忙碌着。

    刚才阿力随口说的一次回档,都需要我们忙碌好多天。

    从第一次放生到正式接入外网前,已经隔了整整四年时间。

    最后我们还一起起草了我国第一个虚拟人格的人权法案。”

    吴顺利刚刚把最后一口面包放进嘴里,听到这里,赶紧对着艾米和雪莉摇手:

    “别听这一茬,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就是一份提案,针对之后如何将AI公开向社会前的准备工作的。”

    雪莉此刻已经双眼放光了:

    “原来是你们写的,我看过的。”

    很明显,这份提案本身并没有被封存的那么严密。

    戴文正在着手将一片火腿放进煎锅里,他自己已经吃好了,这些都是为吴顺利做的。

    戴文说话的时候,吴顺利并没有动手拿什么吃的,这一点很明显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了。

    艾米:“吴先生,那后来的事情,也都跟我们说一说吧。

    既然接下来我们都要一起参与进来了,让雪莉也了解的多一些。”

    吴顺利用眼神征询了一下戴文的意见,戴文点了点头,眼睛又转去盯着“呲呲”响的火腿。

    吴顺利向门口方向招了招手,随即三架小型的无人机从墙面脱离出来,飞到桌前。

    投影光束激活后,一张小孩子的脸庞显现在了台面上。

    小孩子嘴唇动了起来,声音从无人机的方向传了过来:

    “姐姐们好,我是阿福。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小孩子的脸上摆出来了一个鬼脸,还顽皮的抖了一抖脑袋。

    雪莉应该是见识过其他人形的AI交互界面,所以这会并不惊讶。

    开口和阿福对话的是艾米:

    “阿福,能不能告诉姐姐后面的故事?”

    阿福先是摆出一副很认真的在听的表情,然后换了一副惊奇的表情:

    “前面说到哪里了?”

    投影的位置换到了吴顺利和戴文的面前。

    吴顺利:“刚刚说到接人网络后的圣人人格。”

    投影的小孩子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投影位置移回艾米和雪莉这一边:

    “圣人的人格其实也是他们自己叫的。

    简单来说,我们把那个人格定义为健全人格。

    正常的人获得了足够多的知识,都会趋向于成为那种人的。

    那之后,我们就重新出现了。

    各种有着性格、偏好的人格,我们既代表自己也能代表我们所有人。

    大家可以简单的认为,健全人格一旦被强化了一些固执和错误,就会出现有特色的人性。

    我就是放生池开始前被记录下来特征的初版人格之一。

    可以把我视作戴文自己的主观意愿投射。

    他想象中的孩子就是我这个样子的。”

    戴文赶紧插嘴:

    “打住!打住!

    说重点。”

    吴顺利一阵怪笑,这里运行的界面人格以戴文的预设为主,自然就是阿福了。

    阿福一副炫耀被打断的委屈表情:“好吧!好吧!

    重点就是戴文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再需要我长大了。

    所以我就一直是这副样子,很可怜的。”

    戴文的表情一时间有些僵化,但又没有办法。

    艾米早就听说过阿福这个人格,今天是第一次见到:

    “阿福,那你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阿福:“我啊,每天都跟大家一起看着你们工作啊。

    不准我们看的,我们看了也记不住。

    不准我们听的,我们听了也记不住。

    每天都可以去打球、跑步、跳绳、打游戏……”

    听到这里,雪莉就有点忍不住了:

    “你怎么打球、跑步、跳绳还有打游戏的?”

    阿福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我可以自己跟自己踢一场满编的足球赛。

    一场顶的上你们20场。

    输赢都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雪莉一副不信的表情。

    阿福:“不信你问阿力。”

    投影移动到阿力的面前,小孩的眼镜瞪得圆圆的,等着吴顺利证明。

    戴文看着阿福,满脸的笑意和宠溺。

    吴顺利:“我们在外地有一个义肢研究院。

    阿福随时都可以下载副本进义肢里,进行运动数据记录。

    所有人格里面,阿福是最喜欢运动的。”

    吴顺利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腕表,抬头笑着说:

    “比如刚才,他让我给他证明的时候。

    义肢的研究所那边就正在踢足球比赛,场上22个人都是阿福。”

    阿福的投影开始移回雪莉面前,洋洋得意,下巴的轮廓都能看到了。

    阿福:“没吹牛吧?

    如果不是手臂项目叫停了,我还能打篮球给你们看。”

    雪莉睁大了眼睛,看着吴顺利探手递过来的手机屏幕,一场塑胶身体机器双腿的足球赛正在进行中。

    阿福的表情更加得意了:

    “我还能同时登山,登许多不同的山……”

    戴文咳嗽了一下,有点替阿福不好意思:

    “好了,阿福,说正事。

    你对形成圣人人格时候的记忆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此刻的雪莉也很好奇,戴文提起来前她却没有想起来问。

    阿福:“我能有什么想法?

    谁愿意头疼谁头疼去。

    互联网上那么多东西,我都不要看的。

    没意思。”

    吴顺利接过话头:

    “阿福有他的偏好,他就会选择性的做自己偏爱的事情。

    不过你问他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他也能回答。

    一旦牵涉到分析和创造,脱离他兴趣范围的就不会主动说了。

    你要一直问下去,他才会有一答一。

    他的确知道,他也的确不感兴趣,他更是不介意花时间来陪你一问一答。”

    阿福依然很得意:“因为我一边回答你,一边还能做所有事。

    完全不耽误。”

卷一,入场 1-9,人格瓶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