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织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圣恩宽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辞少师职衔,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允准。

    六月二十六日当晚,崇祯皇帝下旨令内阁并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对周延儒“怀私植党,误国覆邦”等罪状,从公察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对周延儒二次复出后的政绩予以肯定,他虽然指责周延儒不能“永矢精白”,按罪定议,罪应下失误封疆一等。

    但李邦华也坚持皇上有“曾居首辅,宽其拿解”的明旨,因此他希望能对周延儒从宽处理。

    而大理寺卿凌义渠则毫不顾及周延儒复出后的政绩,他大肆揭露其为政为人奸邪品格,认为大明律虽有“议贵”之条,然也不能成为宽恕周延儒的托词。

    不过,刑部尚书张忻则倾向于都御史李邦华的意见,最终三法司的结论是拟将内阁首辅周延儒判定终身充军。

    不过,三法司的结论通过内阁报到宫里的时候,却又被崇祯皇帝自己给推翻了……

    崇祯皇帝感念周延儒二次复出内阁首辅以来,殚精竭虑,操劳国事,未有大错,今虽有种种不妥,然多为其下属所为,其多不知情。

    因此,在周延儒上书言说自己正席蒿待罪,自请戍边时,崇祯皇帝却下了一道语气极其温和的圣旨,说周延儒“佐政多年,朕不能尽其谋猷,皆朕之过也”,委过自身而为其开脱。

    最终,周延儒于六月二十九日,以一种十分体面的方式致仕回乡了。

    …………

    周延儒虽然被罢官致仕,可内阁首辅乃百官之长,不可久空。

    然时间紧急,崇祯皇帝也没有更为合适的人选,不得已之下也只能下旨“着次辅陈演,暂代首辅之责”。

    内阁首辅虽然换了人,可原的流寇还在,开封之危并没有完全解除,这督师剿贼的人选仍旧是当务之急。

    原本,周延儒在致仕之前,曾经向崇祯皇帝建言除了侯恂之外,也可考虑以永宁伯张诚出任原剿贼督师一职。

    对此他的解释是,永宁伯以一己之力,就抵住了李贼数十万人马,使贼不得寸进,足见其能,而侯恂虽有恩于左良玉,可左良玉新败之下,仓促间未必能成势,因此不如以永宁伯为剿贼总督,暂时稳住原局势,待孙传庭陕兵成军,左良玉也恢复元气,再派出德高望重的知兵忠臣居运筹,四方合围,或可将李贼歼灭于河南境内。

    崇祯皇帝一时间也觉得周延儒说得有些许道理,可朝廷已百多年没有武臣出任总督之事发生,他觉得事关重大,竟未敢做出决断来。

    而今,虽然周延儒致仕回乡,但开封城下的李贼大军还在,这剿贼督师的人选问题也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时候啦。

    七月初二日,崇祯皇帝传召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陈演、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吴甡、詹事兼掌翰林院黄景昉、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蒋德璟等内阁成员,以及吏部尚书郑三俊、左副都御史方岳贡等官前来乾清宫召对议事。

    喜欢织明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圣恩宽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