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骨头说话,不需要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血脉里的回响。”
nbsp朝廷的围剿愈发疯狂。
nbsp在文风鼎盛的江南,一队官兵奉命查封了一座私藏麦城残碑的古旧祠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领兵的校尉是个杀伐果断的年轻人,他一脚踹开祠堂大门,下令将那些刻着陌生名字的牌位尽数砸毁。
nbsp一个士兵刚刚举起铁锤,正要砸向正中的一块牌位,忽见祠堂的横梁之上,积攒了数百年的灰尘竟簌簌落下。
nbsp那灰尘并未四散,而是在空中诡异地凝聚、流转,最终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聚成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尔敢动骨?”
nbsp校尉心头一凛,只当是妖人作祟,厉声喝道:“装神弄鬼!”他亲自拔出腰间的佩刀,刀身寒光闪烁,朝着那块核心牌位猛劈过去。
nbsp然而,就在锋利的刀锋即将触及牌位的一刹那,只听“铛”的一声脆响,百炼精钢的佩刀竟从中断裂!
nbsp半截刀刃无力地飞出,插在了一旁的柱子上,嗡嗡作响。
nbsp校尉握着断柄,整个人都僵住了。
nbsp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nbsp他猛然想起,幼时祖母曾抱着他,指着家中一尊蒙尘的木雕神像,一遍遍告诫:“娃儿要记住,关老爷面前,刀要低头,人要直腰。”
nbsp当夜,这位校尉遣散了手下,悄悄将祠堂里被捕的一位白发老者放了。
nbsp回到家中,他点上灯,找出那尊被遗忘在角落多年的木雕关公,用最干净的布,一点一点,将上面的灰尘擦拭干净,然后恭恭敬敬地请回了正堂。
nbsp第二天清晨,江南小城的许多户人家门前,都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块新刻的木牌。
nbsp木牌上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简洁而古朴的纹样——一枚青金色的藤蔓印记。
nbsp远在麦城旧址,作为这一切源头的关兴,也察觉到了这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nbsp他感到,人们的信仰正在从最初的“祈求神迹显化”,转变为一种更为坚韧的“人心自守”。
nbsp他们不再仅仅是朝拜者,更开始成为守护者。
nbsp于是,他将自己最后残余的意志,如烟雾般散开,悄然注入到那些散落在九州各地的、从镇龙桩上脱落的无名碑碎片中。
nbsp他赋予了这些碎片一种特殊的能力——“共鸣感应”。
nbsp从此,任何一块无名碑碎片,只要有两人以上同时触碰,他们的心神便会瞬间被拉入一片记忆的洪流,短暂地看到碎片原属之人的最后记忆。
nbsp不久,一队奉命前来“辟谣”的考古学者,在麦城遗址无意中触发了这一现象。
nbsp他们几人同时捧起一块较大的残碑,试图分析其石质。
nbsp瞬间,天旋地转,嘈杂的古战场将他们淹没。
nbsp他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身影,身披染血的甲胄,手持青龙偃月刀,即便身陷重围,依旧如山岳般屹立不倒。
nbsp他对着仅存的残部发出最后的怒吼:“走!给我突围出去!告诉陛下,关某……未负汉室!”
nbsp幻象散去,几个学者瘫倒在地,浑身冷汗。
nbsp带队的白发老教授踉跄着站起身,看着手中那份由朝廷颁发的、将麦城遗迹鉴定为“叛将营地”的官方报告,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nbsp他猛地将报告撕得粉碎,纸屑如雪花般飘落。
nbsp他通红着双眼,用嘶哑颤抖的声音向身边的学生和官员宣布:“这不是叛逃……史书错了!这不是叛逃,是断后赴死!”
nbsp就在这一刻,麦城旧道的最深处,那棵通天的青金巨树,其盘踞在地底深处的亿万根系,突然开始剧烈地、同步地共振起来。
nbsp树心之中,关羽那道模糊的残魂,缓缓睁开了他那双紧闭千年的虚影之眼。
nbsp他“看”到的,并非人间,而是大地深处。
nbsp在那里,一条由无数无名碑碎片拼接而成的道路,正在从地脉的至暗之处缓缓升起。
nbsp那是一条“忠魂道”,它蜿蜒向上,仿佛要刺破九幽,直通天际。
nbsp更让他震撼的是,每一块曾经无名的碎片上,都开始浮现出崭新的铭文。
nbsp那不是刀刻斧凿的痕迹,而是由九州之内,千千万万颗赤诚之心默念的名字汇聚而成。
nbsp陈老三的祖爷爷、戍卒的先辈、江南祠堂里的英烈……一个又一个名字,如星辰般亮起。
nbsp老长老的最后一丝残念,在见证这壮丽一幕后,化作一声满足而悠长的叹息,回响在关羽的意识里:“你已不必归来……他们,正把你,活成了一段新的历史。”
nbsp风中,关兴的意志如青烟般逐渐消散,在彻底归于天地前,他留下了一个萦绕在风中的、最后的疑问:
nbsp“若有一天,连‘关字也被从史书中抹去……这世上,还有谁会记得,什么叫做不低头?”
nbsp忠魂道升腾之势愈发磅礴,整个大地的精气仿佛都被这股不屈的意志所牵引,向着那一个点疯狂汇聚。
nbsp天空之上,风云变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燥热与紧绷,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被从这片土地的根源处彻底抽干。
喜欢。
第415章 骨头说话,不需要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