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廷开中的主要来源。

    nbsp而且在淮北现在也已经有晒盐的工艺了,据之前庞尚鹏的奏报:“每灶各赘砖石为一晒池,旭日晴霁,挽坑井所积卤水,渗入池中曝之。自辰逮申,不烦铛煮之力,即可扫盐。”

    nbsp至于石昆玉所担心的余盐问题和灶工的控制的问题,朱翊釴认为,一方面要保证灶工的待遇,朝廷要言而有信,不仅要及时支给灶工工食银,还要兑现承诺用钱粮从这些灶工收集余盐,这样才能够保证灶工的余盐步变成私盐,另一方面,自然是严刑峻法惩治私盐,对于贩卖、制造、运输、走私私盐的,一体量刑严惩。

    nbsp朱翊釴要求尽快完成两淮盐场的晒盐技术升级,同时在两淮食盐的生产的成本降低之后,要及时的调整盐引价格,保证两淮食盐的竞争力,按照福建推行晒盐的办法:“其晒法,亦聚卤地之尤咸者,晒曝令极干,实于漏,渗入溜池,复取池中水浇之,如是者再,则卤可用矣。晒卤之盘,石砌,极坚密,为风约水,故广狭无过数尺。一夫之力,一日亦可得二百斤。宋时盐价,斤为钱十,贵倍之。今日价极高不nbsp过钱nbsp二nbsp文,以晒法无柴薪费故也。”

    nbsp福建的办法适合于分散生产,显然不是朝廷所想要的,朝廷需要的是大规模生产的办法,之前朝廷也佥派长芦等地的灶工前往两淮查看晒盐的办法,根据他们的经验,认为淮北比较适合直接晒盐,方法其实和长芦是差不多的:“海滨潮水平临之处,择其高露者,用腻泥筑四周为圆而空其中,名曰漏;仍挑土实漏,中以潮水灌其上,于漏旁凿一孔,令水由此出为卤。又高筑丘盘,可用瓦片平铺,将卤洒埕中,候日曝成粒,则盐成矣。”

    nbsp但是淮南盐场就比较麻烦了,由于黄河南徙,夺淮入海,所带泥沙大量沉积于河流入海处,迫使海岸线向东扩展,使淮南盐区距海日远,给盐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自然条件上,淮南降水多于淮北,对制盐业不利。

    nbsp而且州县官员和盐场就此事的矛盾也是很大的,在盐场巡视期间,江北的州县官员就多次向朱翊釴陈情, 一方面,州县连年内涝需要依靠海口泄洪;另一方面,开启海口则给盐场带来淡水刷卤和运盐河浅涸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州县和盐场的矛盾也是极大的。

    nbsp在实施了束水冲沙的治水方针后,减少了黄河决口分流,使得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沿海集中堆积成陆,海岸东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使得下游水势更大,排涝引发的地方与盐场的矛盾日渐加剧,兴化等州县也同样受到水灾的冲击,而兴化的地势比起泰州则更为低下受灾更严重。在排水系统难以负担洪涝的情况下,兴化和泰州的地方官员为了排涝,都想到要重新疏浚海口。

    喜欢。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