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难不成刘禅是大智若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再说回刘禅,他被迁至洛阳,封“安乐县公”,受司马昭监视。】
nbsp【有次宴会上,司马昭问:“颇思蜀否?”刘禅答:“此间乐,不思蜀。”郤正教其应表思念故土,他照说后遭司马昭讥笑。】
nbsp【刘禅此举,被后世视为麻木亡国之耻。】
nbsp【刘禅以亡国之君身份安度8年,271年病逝于洛阳,享年65岁,西晋谥“安乐思公”。】
nbsp【他的一生可概括为nbsp“庸主之身,守成之基,亡国之责”】
nbsp“乐不思蜀?”
nbsp“好一个乐不思蜀!”
nbsp刘备气得浑身直哆嗦,拿手点指天幕,咬牙切齿地说道。
nbsp阿斗这孩子算是废了!
nbsp以后绝不能让他继承皇位!
nbsp【“乐不思蜀”事件,无论是否伪装,都暴露了刘禅对故国毫无眷恋,丧失君主尊严,成为历史上着名的耻辱。】
nbsp【诸葛亮“鞠躬尽瘁”经营下来的局面,终被刘禅葬送,姜维殉国前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nbsp【在魏蜀吴三国中,刘禅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孙权。】
nbsp【前期重用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贤臣,维持政权稳定。】
nbsp【在诸葛亮死后仍延续其政策近20年,体现对治国班底的基本判断力。】
nbsp“完了!”
nbsp“这可如何是好啊?”
nbsp“快去请相父来做主!”
nbsp年轻的刘禅看到这里,顿时慌得一批,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nbsp他不想当亡国之君啊!
nbsp【在国力上,蜀汉属于的绝对的劣势。】
nbsp【蜀汉灭亡时仅28万户、94万人口,兵力不足5万。而曹魏则拥440万人口、50万大军,】
nbsp【长期的战争耗尽国力,诸葛亮北伐“民困兵疲”。】
nbsp【地理上,蜀汉失去荆州后,被锁死巴蜀盆地,经济与战略空间狭窄。】
nbsp【司马昭曾杀曹魏皇帝曹髦,刘禅装傻或为保命及保护旧臣,如郤正。】
nbsp【刘禅投降后,蜀汉宗室未遭屠杀,对比东吴末帝孙皓的结局更“体面”。】
nbsp“如此看来,应当停止北伐?”
nbsp老年诸葛亮看着天幕,直接愣住了。
nbsp按照天幕的意思,蜀汉应该休养生息,蜷缩在蜀地慢慢发展?
nbsp可是魏国会答应吗?
nbsp就算现在的司马懿已经死了,但是蜀汉和魏国差距太大了!
nbsp【刘禅缺乏雄主魄力与政治智慧,属中下水平守成之君,难挽狂澜。】
nbsp【他也是蜀汉亡国直接责任人,若用贤拒奸、积极备战,蜀汉或可续命数十年。】
nbsp【但蜀汉“逆天而行”的先天不足,以一州抗九州,非刘禅一人可扭转。】
nbsp【刘禅成为“庸主亡国”的文化原型,警示后世君主,任用奸佞比无能更致命。】
nbsp“唉!”
nbsp“不怕皇帝平庸,就怕皇帝作死啊!”
nbsp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nbsp他想起了已经死了好几年的胡亥,那家伙就是典型的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nbsp【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实为“代君执政”,导致刘禅缺乏实际治国历练,形成依赖心理。权力过渡机制缺失埋下祸根。】
nbsp【诸葛亮事必躬亲虽保蜀汉稳定,却抑制了刘禅的成长。】
nbsp【后世如明朝的万历皇帝,亦因张居正专权产生逆反心理,刘禅亲政后放纵或
第217章 难不成刘禅是大智若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