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诗!”
nbsp“尤其是这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nbsp王昌龄眼睛一亮,啧啧称奇地说道。
nbsp不过在他心中,还是自己写的《从军行》和《出塞》更好。
nbsp【张九龄罢相后,李林甫掌权,王维渐生退意,购辋川别业,与道友裴迪游山赋诗,创作《辋川集》二十首,标志其山水诗趋于成熟。】
nbsp【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王维由于跑得慢,被安禄山抓到,被迫任伪职。】
nbsp“怎么唐朝诗人大多数都和安史之乱有关?”
nbsp唐太宗李世民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nbsp或许,是因为他们经历了盛唐辉煌与战乱后的凋零,才能写出优秀的诗作?
nbsp【安史之乱结束后,王维因曾作《凝碧池》诗表忠心,加之弟弟王缙平乱有功,代兄削官赎罪,得免重罚。】
nbsp【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nbsp【凝碧池】
nbsp【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nbsp“好!写得好!”
nbsp“这才是我大唐的好俊才!”
nbsp唐玄宗李隆基看完这首诗,立马击掌而赞,对王维很是欣赏。
nbsp这才是朕的好子民嘛!
nbsp这首诗就很好,写出了百姓期盼再见到天子,和叛军狂妄自大的形象!
nbsp“唉,我大唐百姓苦矣!”
nbsp唐太宗李世民默默看完这首诗,心中滋味复杂。
nbsp战乱给百姓带来太多灾难了!
nbsp都怪那个兔崽子李隆基!
nbsp“切!拍皇帝的马屁!”
nbsp李白看着天幕,不屑地说道。
nbsp【后来,王维官途通畅,一路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nbsp【但他志在山水,彻底归隐辋川,参禅礼佛,诗作如《终南别业》达到“无我之境”。】
nbsp【这首诗被称为王维的巅峰之作,大家一起来欣赏下。】
nbsp【终南别业】
nbsp【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nbsp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nbsp“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nbsp“好诗!好诗!”
nbsp“这王维已经达到以禅入诗的境界了!”
nbsp陶渊明一字一句地品读着,忽然眼睛一亮,佩服地说道。
nbsp他自认为在意境方面,王维已经超过了自己。
nbsp“咦?王维晚年的诗竟是如此风格?”
nbsp李白看到这里,不由坐直了身体,惊讶地说道。
nbsp他没想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后来竟会写出如此淡然空明的诗句。
nbsp【761年,王维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
nbsp【五月,王维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nbsp“王维和王缙兄弟,真是好感情啊!”
nbsp“王缙愿以前途换兄长的性命,王维愿以官职换回兄弟的前途……”
nbsp曹植看着天幕,心中百感交集,羡慕万分地说道。
nbsp对比王维兄弟,他和曹丕的关系可就太差了!
nbsp曹丕和他简直是相反的性格,不说水火不容,但也是没有共同话题。
nbsp当初的世子之争,可是步步都是杀机,他能够活到今天看到天幕,已经是万幸了!
nbsp“我这一生,也算得到善终了。”
nbsp王维目光淡然地看着天幕,微笑着说道。
nbsp自从青梅竹马的妻子去世后,他一直未曾续弦,到现在也还是孑然一身。
nbsp整个人的身心,都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
nbsp何为大道,大道在心中。
nbsp【这就是诗佛王维的一生,从锦衣玉食的世家子弟到晚年隐居山野的清修寡居,他完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修行。】
nbsp【接下来,我们来欣
第119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