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元三年,三月
nbsp季春时节,清风和畅,nbsp天碧如洗。几场细雨之后,百草茂盛,nbsp李白桃红,目光所及,紧是一派春意浓浓的景象。
nbsp一行离开姑臧,nbsp沿着巡狩旧路,nbsp经吐谷浑,nbsp过梁、荆、江、豫四州,nbsp在幽州做短暂停留,nbsp于三月抵达建康。
nbsp彼时,正逢上巳佳节,nbsp秦淮河畔人闹非凡,nbsp坊市之间人流穿梭,熙熙攘攘。出城和入城的队伍排成长龙,nbsp都是络绎不绝。
nbsp南来的商队多是乘船。运珠的商船刚一到码头,nbsp等候的商家立即一拥而上,争相开出价码,希望能将今年的合浦珠买到手。
nbsp北来和西来的商队多数赶着大车进城,车后系着牛羊骆驼。商队中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胡服,无一例外,领队之人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洛阳官话。
nbsp带队入城之后,领队先寻到中人,选一处客栈安置。待一切妥当,便急匆匆往坊市领取木牌和税牌。
nbsp依城内规矩,无论是什么货物,凭木牌租赁摊位,方能在坊市中交易。
nbsp虽说租金不低,货物都要记录,散市后如数交税,但有市价所在,利润有一定保证,交税亦是无妨。加上南地有不少稀奇的东西,运回北地和西域都能卖上好价,商人也不吝惜些许税钱,更不会冒着被驱逐的风险逃税。
nbsp外来的队伍——尤其是胡商,想要顺利市得紧缺货物,木牌和税牌一个都不能少。
nbsp建康本没有这项规矩,是仿效幽州创建坊市,顺便将管理条例也学了过来。
nbsp以建康士族的头脑,绝不会生搬硬套。
nbsp掌管坊市的官员结合本地情况,维持大框架不变,对细节处加以改良,建康的坊市得以迅速发展。凭借都城优势,借秦淮河水道,其繁荣程度丝毫不亚于幽州。
nbsp随商贸发展,南来北往的商队越来越多,城内的人口随之膨胀。
nbsp去岁统计,城内户数竟达五十万。长此以往,不出三十年,建康的发展就能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成为人口过百万的大城,绝非是天方夜谭。
nbsp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桓汉的政权牢牢把控现有疆域,并寻机扩大,进一步稳固统治。
nbsp如果三天两头遇外敌来袭,甚至是兵临城下,再繁华的城池也会日渐衰落。
nbsp好在幽州长足发展,驻有上前州兵,为建康天然屏障。
nbsp豫、江、荆三州俱是桓氏嫡系驻守,即便北方来犯,也有相当把握可以一战。胜负五五开,全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nbsp作为建康的门户,姑孰有北府军nbsp,京口有西府军。前者由桓冲镇守,后者为高平郗氏掌管,以郗愔的行事作风,必定会督促郗融,下大力拱卫京城安全。
nbsp秦氏入主长安,北地渐趋一统,盘踞三韩的慕容鲜卑被剿灭,又实际上掌控漠南草原,治下的疆域隐隐超过桓汉。
nbsp至于人口,因长安尚未统计,尚没有准确数字。
nbsp唯一能肯定的是,有北地的汉人和臣服的胡族部落,秦军的数量不会少,战斗力更不会不低。
nbsp日后开战,双方都会全力以赴。
nbsp一战可决天下,进而一统中原,定鼎华夏。
nbsp现如今,双方还算是“友好”。彼此递送国书,互有贸易往来。加上秦策和一样,正千方百计增强君权,压制北地高门势力,有五成以上的把握,三年之内,长安不会大举派兵南下。
nbsp边境上的小打小闹不足为虑。
nbsp长安试探建康,建康也会试探长安。彼此互相摸底,为将来的决战做充足准备。
nbsp想到可能到来的战争,不免想到同秦璟的约定。坐在大辂上,轻轻捏了捏鼻根。因春光而明朗的心情,忽又变得沉重。
nbsp“陛下,已能见到城门。”
nbsp典魁在车前回报,压下骤起的情绪,推开车门,眺望巍峨的建康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nbsp“遣人入城,给太后和丞相送信。”
nbsp“诺!”
nbsp早在数日前,南康公主就接到归来的消息。距离建康百余里,又放飞鹁鸽,就为让亲娘放心。
nbsp此时派人城,主要是为告知郗愔和文武百官,让众人有个准备。
nbsp天子大辂之后,谢安和王彪之亦然有感慨。
nbsp见到熟悉的城墙,回忆沿途所见,两人的心境都变得不同。对家族今后要走的路,也有了新的规划。
nbsp“官家乃是天命之人。”
nbsp士族固然以家为先,但凡事总有例外。
nbsp对谢安和王彪之来说,如果能一统南北,结束汉末以来百年乱世,继而恢复华夏,重塑先民基业,开万世太平,他们愿意助其一臂之力。
nbsp谢安推开车门,眺望阳光笼罩下的建康城,笑道,“此番随驾巡狩,安实有所得。归家必提点族中,凡应出仕者,不可终日纵情山水。”
nbsp翻译过来,到了年纪也有才干,谁敢玩什么求仙养生,归隐山林,绝对家法伺候!国朝正是用人之际,想要纵情山水,可以,先出仕边州,打几场仗,做出实打实的成绩,再入朝“服务”几年,等到有了继任者,辞官挂印随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王彪之深以为然。
nbsp“安石所言甚是。”
nbsp同陈郡谢氏相比,琅琊王氏终归是刚刚复起来,更需要巩固在朝堂和地方的实力。
nbsp谢氏族中能人辈出,封胡羯末,谢世玉树举世闻名。
nbsp琅琊王氏想要赶超,还需相当时日。
nbsp不够,谢安和王彪之心中清楚,以的性格和能力,类似王导和王敦的时代不会重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更不会再来。
nbsp对两人来说,这是好事也是难事。
nbsp好在天子强势,他日南北决战,胜算就多出几分。难在君权愈强,家族的生存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甚至要做出让步。
nbsp两人随驾巡狩,眼界进一步开阔,在大事上有所把握,该让步的时候也会让步。
nbsp族中之人则不然。
第二百六十六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