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桓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力,将思绪拉回到舆图之上。

    nbsp“朕之意,遇贼寇作乱害民,可令宁州派兵剿贼。”说话间,手指舆图,沿着宁州和交州边界,向南圈出一块,

    nbsp“逐走贼寇之后,可于当地重录户籍,将山民和潜入的蛮夷分别录籍造册,令其取汉名,学汉话,五至十户为保。”

    nbsp“遇战事,每家征青壮为兵,作战勇猛予以奖励,分其田地,许其耕种。”

    nbsp“如有贼酋主动来投,外战缴获可自留一成。”

    nbsp“此外,可令商队多往蛮夷之地,设立常驻商所,多与当地官员交通往来。”一边说,一边点着交州边境。

    nbsp“蛮夷愿归我朝,自当授其衣冠,教其礼仪。其感沐天恩,定然洗心革面,深悔素日之过。”

    nbsp识趣的,自然好商好量;不识趣,打到你识趣为止。

    nbsp不老实呆在自己家里,跑到别人的家里杀人放火,总不能一点代价不付,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nbsp谢安和王彪之互相看看,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严肃正经的胡说八道。

    nbsp“胡说”并不十分准确。

    nbsp按照的方法行事,交州的问题不能全解,也能暂缓一段时日。给朝廷充足的时间准备布置,调动州兵解决边患。

    nbsp“此事非一朝一夕可成。”认真道,“如今中原尚未一统,西域商路刚刚恢复,为确保商路不断,驻扎姑臧等地的将兵绝不能少。”

    nbsp谢安颔首,王彪之亦表示赞同。

    nbsp“秦氏迁都长安,势必有称帝建制之心。”心头发沉,语气却十分坚定,“朕有意一统华夏,结束百年乱世,同秦氏之战不可避免。”

    nbsp简言之,这个紧要关头,北地才是重点。

    nbsp作乱的蛮夷最终要除,奈何兵力不足,无妨先用些手段,诱其内部分化,互相为敌,好方便各个击破。免得三天两头窥伺汉土,祸害边州百姓。

    nbsp谢安和王彪之思量片刻,对的提议大体赞同。

    nbsp不过,对计划的枝节处不太满意,分别加以修改补充。

    nbsp听了半晌,突然觉得有点不对。按照修改过的计划,解除交州边患退居其次,引得临近番邦内讧成为主要目的。

    nbsp“既要引其生乱,自不能心慈手软。需一击中其七寸,不予其半点喘息之机。”

    nbsp王彪之神情严肃,很是认真。

    nbsp话里的意思相当明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一两场内耗算什么,四分五裂改朝换代才是行事标准。

    nbsp咕咚。

    nbsp咽了一口口水,实在无言以对。

    nbsp看看满脸正气的王彪之,再看看深以为然的谢安,忽然发现,这些历史大拿的套路,远比他想象中的更深。

    nbsp午后时分,大雨初停。

    nbsp乌云散去,天空一碧如洗。

    nbsp谢安和王彪之各自还车,五行旗扬起,队伍继续前行。

    nbsp大雨过后,土路多会显得泥泞,常会阻碍队伍行程。

    nbsp幽州之地却没这个烦恼。

    nbsp荀宥出任刺使以来,在农闲时广召青壮,修整拓宽州内官道,并依之前所提,在沿途设立驿站,以乡民为驿卒,确保道路畅通,凡往来行人车队皆能通行无阻。

    nbsp只不过,前提是能证明身份。

    nbsp遇上身份不明、来历可疑之人,九成会被拿下,五花大绑送去官衙。

    nbsp起初,尚有北地的探子混入州境,随着各项施政逐渐完善,路旁的驿站陆续建起,探子无所遁形,贿赂商队照样没用。

    nbsp几次三番下来,幽州境内的探子近乎绝迹。

    nbsp当然,也有外来的商队在暗中刺探消息。凡是这样的商队,必有散吏跟踪查访,依照问题的严重程度,自有不同的处理手段。

    nbsp轻者逐出州内,重者人货全部扣下。

    nbsp哪怕被无罪开释,凡是有过此类经历,在幽州的生意定会受阻。走进坊市之内,别说汉人,连胡人都满脸嫌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长此以往,幽州的规矩深入人心,凡是外来之人,要么遵守规则,要么干脆离开。

    nbsp敢不讲理?

    nbsp无需州兵动手,当地百姓就能围上来一顿圈踹。穿着短袍、五官深邃的胡人踹得尤其狠,鼻青脸肿算轻的,吐血都是常事。

    nbsp一行路过三处驿站,遇上的商队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

    nbsp途经一座县城,几处村落,官员恭候城前,百姓迎于路旁,老幼互相搀扶,遇天子车驾,激动之色难掩。

    nbsp“官家,官家回来了!”

    nbsp凶名远播,在幽州百姓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仁德之君。

    nbsp老者上前行礼,忙不迭跃下大辂,三步并作两步,亲自搀扶起老者,口中道:“老人家莫要如此!”

    nbsp“陛下仁德,我等方有今日。”老者满脸沟壑,已是耳顺之年,精神头却是极好。知晓天子车驾经过,硬是抓起家中的肥羊,言要敬献给天子。

    nbsp村中百姓无一例外,皆是肩挑手扛,肥羊、美酒陆续送至车驾前,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恳请收下。

    nbsp“我等皆是北地流亡之人,非陛下仁德,早已枯骨荒野。今日得见天颜,终了毕生之愿!”老者双目含泪,声音沙哑,说话间就要俯身下拜。

    nbsp鼻根微酸,忙一把拉住老者,好生劝慰,收下村民担来的肥羊酒水。转头吩咐典魁,取麦种和布帛分于众人。

    nbsp如是金银绢绸,对众人来说并不实用。反倒是麦种和寻常的布帛,送到百姓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用处。

    nbsp谢安和王彪之站在车前,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得心生感慨。眺望不远处的田亩房屋,多个念头闪过脑海。

    nbsp尚未抵达盱眙,所见所闻已超出所想。待到盱眙城中,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nbsp随驾的士族郎君走下马车,目睹此情此景,皆有所触动。年轻俊逸的面容上,渐渐现出几许深思。

    喜欢。

第二百三十九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