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桓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nbsp司马曜坐在内殿,呆呆的望着墙上灯影,不明白王太后为何突然提出这些。想了许久,脑中灵光一闪,不禁哈哈大笑。

    nbsp笑声中带着苦涩和无尽的自嘲。

    nbsp“发四州之兵,这哪里仅仅是发四州之兵!”

    nbsp桓氏的野心昭然若揭,之前尚有梁州不从其命,现如今,梁、益、宁三州皆从其调令!再加上江州、荆州、豫州和幽州,还有新打下的武都郡和仇池郡,半个晋朝已入其手!

    nbsp“太后没看到吗?”

    nbsp不。

    nbsp司马曜摇摇头,太后想必知道,可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nbsp舍弃天子,舍弃司马曜!

    nbsp“谢侍中,王侍中。”

    nbsp司马曜喃喃念着,不相信他都能看清的现实,这两人会看不清楚。他们本该同桓氏水火不容,本该继续站到司马氏一边,如何会改弦更张,助纣为虐?

    nbsp“不该是这样,不该是这样……”

    nbsp笑声停了,殿中的灯火变得昏暗。

    nbsp宦者小心送上灯盏,乍见司马曜瘫坐在地,发髻散乱,口中喃喃念个不停,心中就是个咯噔一声。

    nbsp“陛下?”

    nbsp司马曜没有反应。

    nbsp宦者放下三足灯,小心上前两步,正要再开口,司马曜猛地抬起头,表情狰狞,一把抓住宦者的衣襟,使得后者踉跄跪倒。

    nbsp随后,司马曜狠狠掐住宦者的脖颈,双手不断用力,声音似从牙缝中挤出:“朕要杀了你,朕一定要杀了你!”

    nbsp宦者眼球上翻,发不出声音,用力拽司马曜的手腕。奈何司马曜生得高壮,十二岁的年纪,身材不下十五、六岁的少年。

    nbsp很快,宦者挣扎的力气变小,双眼翻白,气息越来越微弱,直至再无半点声息。

    nbsp司马曜恶狠狠的喘着粗气,稍微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刚刚做了什么,全无半分后悔和恐惧,竟感到扭曲一阵扭曲的畅快。

    nbsp站起身,看着宦者渐渐冰冷的尸体,又狠狠的踢了两脚,旋即唤人入殿,道:“拖下去。”

    nbsp太极殿中发生的一切,自然瞒不住长乐宫。

    nbsp听宦者禀报,王太后放下竹简,道:“送出宫葬了。官家那里另外派人,以后行事小心。”

    nbsp“诺!”

    nbsp胡淑仪拨亮灯火,看着摇曳在屏风上的暗影,低声道;“阿姊,重阳节后要起风了。”

    nbsp王太后摇摇头,叹息一声:“风雨早至,不过是大些罢了。”

    nbsp“南康心信中怎么说?”胡淑仪坐回屏风前,关心的看向褚太后,“淮南郡公当真答应,许可太后和妾的族人到仇池为官?”

    nbsp“不只。”王太后示意大长乐守住殿门,道,“此次发四州之兵,意在打通西域之路。到时,官缺定然不少。按照南康的意思,仇池不过是暂时,如有真才实干,你我两家必能借势而起!”

    nbsp胡淑仪攥紧衣袖,几乎控制不住指尖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阿姊……这事真能成吗?”

    nbsp“成不成,我都堵这一回。”王太后沉声道,“朝廷是什么样子,你也看到了。郗方回年事已高,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早不是一条心,琅琊王氏欲重掌权柄,吴姓高门似也在谋算,长此以往,建康必要生乱。”

    nbsp胡淑仪脸色微白。

    nbsp“一旦乱起,你我未必能够抱全性命。”王太后加重声音,“看看南康和新安,阿妹还不明白吗?”

    nbsp胡淑仪抿紧嘴唇,用力点头,“我听阿姊的。”

    nbsp“其实,先帝早做出决断。”

    nbsp“先帝?”

    nbsp“官家登基以来,下诏皆用传国玉玺,天子金印未用一次。”王太后似在说给胡淑仪,又似在自言自语,“之前我不能确定,借清理太极殿,命人仔细搜寻,已有十成肯定,天子金印早不在宫中。”

    nbsp胡淑仪双目圆整,满脸震惊。

    nbsp“阿姊是说,官家丢了金印?”

    nbsp“未必是丢。”王太后道,“先帝病中,新安离开建康,徐淑妃自请殉葬,再加上先帝的遗诏,一件件联系起来,阿妹可有头绪?”

    nbsp胡淑仪没有出声,事实上,她已经吓得没法出声。

    nbsp“所以,我才说先帝早有决断,而你我今日所行,是为家族寻到一条生路。”亦或是另一条从龙通天之路。

    nbsp良久,胡淑仪终于压下震惊,找回市区的声音。

    nbsp“妾唯阿姊是从!”

    nbsp与此同时,谢府之中,谢安同谢玄也有一番长谈。

    nbsp两人谈话时,一封书信摆在榻上,内容并不长,末尾落有私印,却让叔侄俩久久不能平静。

    nbsp“叔父,桓敬道此举何意?”

    nbsp“结盟。”谢安言简意赅,道,“顺势瓦解会稽侨姓。”

    nbsp谢玄眉心拧出川字,再看书信,神情愈发严峻。

    nbsp“既如此,侄可代叔父写信回绝。”

    nbsp“为何要回绝?”谢安挑眉,神情淡然,和谢玄形成鲜明对比。

    nbsp“叔父?”谢玄面露不解,思量片刻,脑中灵光闪过,顿时了悟,“叔父之意,此对族中有利?”

    nbsp“然也不然。”谢安摇摇头,对谢玄道,“桓氏欲让扬州牧,我若接下,势必压过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纵然是郗方回,对我也要顾忌三分。”

    nbsp谢玄颔首。

    nbsp“然而,我与桓氏之盟,亦将现于世人。届时,陈郡谢氏将踏上一条荆棘之路,选对则通天路,更能荣耀百年,若是错了,我将粉碎碎骨,谢氏一族都将元气大伤。”

    nbsp“叔父,”谢玄迟疑片刻,终开口道,“桓敬道有北上恢复中原之心。”

    nbsp“我知。”谢安垂下双目,看着已将冰冷的茶汤,道,“汉室存,则士族高门存,一旦华夏尽入胡贼之手,所谓世家传承,祖宗荣耀,不过一场虚话。”

    nbsp华夏不存,家何存焉?

    nbsp“桓敬道不是桓元子。”谢安端起漆盏,不顾茶汤已冷,仰头一饮而尽,“他有恢复中原,结束乱世之心,我意助他一臂之力!”

    nbsp至于之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nbsp究其根本,打天下和坐稳天下,完全是两回事。

    nbsp谢玄沉默片刻,开口道:“叔父侄请带家将,随军北伐。”

    nbsp“决定了?”

    nbsp“是!”

    nbsp“好。”谢安点点头,道,“既如此,你便尽早准备,朝堂之事无需挂心,一切自由我来安排。”

    nbsp“诺!”

    nbsp“明日无妨给王子敬送去拜帖。”

    nbsp谢安突然提起王献之,谢玄一时有些茫然。

    nbsp“你能想到之事,以王子敬之才,未必不会想到。”谢安笑道,“说不得,你们二人还能结伴北上,路上倒也不会寂寞。说起来,你有玉树之名,终不及子敬之貌,实有几分遗憾。”

    nbsp谢玄:“……”

    nbsp容弟口中的“抽风”“不着调”,或许就是叔父这样?

    喜欢。

第二百零五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