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桓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鹁鸽和苍鹰飞近马车,在半空盘旋两周,先后飞落。

    nbsp前者站在车辕上,昂首挺胸,转过头咕咕叫了两声,好似在说:瞧见没有,就该是这个方向,跟着我没错!

    nbsp后者憋屈的收起翅膀,落在马鞍上,惊得骏马嘶鸣两声。听到鹁鸽叫声,郁闷的扭过头,能辨别香料了不起?老子不和食性诡异的鸽子一般见识!

    nbsp“阿圆,来。”李夫人自车厢内取来肉干,抚过鹁鸽的后颈,笑弯双眼。

    nbsp半月不见,鹁鸽又圆了一圈,飞起来依旧灵活。小脑袋转过来,翅膀扑扇两下,格外的讨人喜欢。

    nbsp南康公主扫过鹁鸽,眉尾轻挑,重点关注有炸毛倾向的苍鹰。

    nbsp“瓜儿,这是你养的那只鹰?可是从盱眙来?”

    nbsp听到询问,表情微顿,看到鹰腿上系的竹管,咬了下腮帮,知道事情早晚瞒不住。

    nbsp“阿母,这鹰是从彭城来的。”

    nbsp“彭城,秦氏四郎驻军之地?”

    nbsp点点头。

    nbsp不到两息,四周温度陡降,活似跨越初秋直接进入寒冬。

    nbsp“阿母?”不确定的抬起头。

    nbsp南康公主没说话,视线扫过苍鹰,意味不明的笑了笑。

    nbsp动物对危险有敏锐直觉,何况是往来南北,时常遇到胡人的苍鹰。仅被扫过两眼,当场竖起翎羽,发出一声鸣叫。

    nbsp吓了一跳,不解的看向苍鹰。

    nbsp南康公主笑意加深,“是只好鹰。”

    nbsp旋即收回目光,和李夫人一起投喂鹁鸽,方才的一幕仿佛都是幻觉。

    nbsp危机感减弱,苍鹰收起翎羽,在马鞍上移动两步,贴近,警惕的看着马车。

    nbsp危险!

    nbsp绝对不能靠近!

    nbsp扯扯嘴角,试探性的梳过苍鹰背羽,解下鹰腿上的竹管,取出绢布细读。

    nbsp看过两遍,桓使君莫名想要叹气。事情凑到一起,该说省了麻烦还是流年不利?

    nbsp“阿母,北地又起战火,幽州恐遇乱兵,儿需尽快返回盱眙。”

    nbsp“是秦氏和氐人?”南康公主问道。

    nbsp“不是。”摇摇头。

    nbsp“秦氏和氐人目前陷入僵持,短期不会决战。是北逃的慕容评和慕容垂,究竟为什么会开战,信中没说。另外,有几部杂胡蠢蠢欲动,秦兄来信提醒我,需提前做好防范,以防有杂胡趁机犯境。”

    nbsp仔细观察亲娘表情,奈何看不出个所以然。收起绢布,继续道:“此外,秦氏有意增市盐粮。”

    nbsp燕国被秦氏所灭,地盘都被后者接收,残余力量却未被尽数剿灭。

    nbsp慕容垂盘踞高句丽,始终是心腹大患;慕容评联合柔然王,积蓄力量,随时可能再入中原。杂胡就像墙头草,难免朝秦暮楚。

    nbsp秦氏势大尚罢,一旦陷入危局,辖境内恐将人心不稳,必有胡族生出反意。

    nbsp两百年乱世,今日称王明日成囚,今日威风赫赫,明日沦落成泥,任由万人践踏,皆是稀松平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

    nbsp相比之下,东晋虽然孱弱,汉家正统的地位却深入人心。

    nbsp哪怕皇帝只能做个傀儡,士族与皇族共天下,司马氏的大旗始终没倒。即便权臣外戚一个接一个粉墨登场,各方势力在朝堂上你争我夺,遇上外敌来犯仍会短期放下成见,齐心协力拱卫建康。

    nbsp这种凝聚力非寻常可比,足以让北方的邻居各种羡慕嫉妒恨。

    nbsp“慕容鲜卑?”南康公主沉吟片刻,道,“既如此,需得加快行速。”

    nbsp“不如我先启程,留州兵护卫阿母和阿姨慢行?”

    nbsp“不用。”南康公主摇头笑道,“我非弱不禁风。”

    nbsp李夫人将鹁鸽放到腿上,笑着补充道:“当年被掳出成汉,我曾随大军赶路。没有马车,还徒步行了半日。郎君尽管下令,无需太多顾忌。”

    nbsp还想劝说,奈何两人心意已决。实在没办法,只能叮嘱亲娘,如有不适务必要出声。

    nbsp“放心吧。”

    nbsp车队启程,苍鹰振翅而起,盘旋一周向北飞去,很快化作一个黑点,眨眼消失在云端。鹁鸽转动小脑袋,舒服的靠在李夫人身边,压根没有飞走的意思。

    nbsp坐在马背上,想到怀中的绢布,心中似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一时间七上八下。

    nbsp信上提了三件事,一是慕容垂和慕容评开架,很可能大打特打,不死不休;二是秦氏要扩大生意,每季购买的盐粮增加四成;第三,则是秦璟不日将携秦玒南下,寻幽州大匠制造义肢。

    nbsp或许是对“危机”的预感,也或许是其他原因,下意识的,瞒下秦璟即将南下之事。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等秦氏兄弟抵达幽州,必会往刺使府拜会,十成要和亲娘当面。

    nbsp他的确想就鸾凤钗同秦璟谈谈,但以目前来看,这似乎不是个太好的主意。

    nbsp该怎么办?

    nbsp写信让他晚点来?

    nbsp行不通啊。

    nbsp摇摇头,心中叹气。

    nbsp早来晚来都是来,估计亲娘不会真的提剑砍人的……吧?

    nbsp实在想不出对策,思绪像一团乱麻,的表情愈发严肃,一个劲的挥鞭策马。在外人看来,十足是担忧北方战事,心中焦急。而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晓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车厢内,李夫人合上车窗,微微一笑,轻声道:“阿姊以为如何?”

    nbsp南康公主放下竹简,手指擦过褪色的系绳,挑眉道:“阿妹指什么?”

    nbsp“秦四郎君。”

    nbsp“现下不好说。”南康公主眉心微蹙,捏了捏额角,“总要当面见过才是。”

    nbsp李夫人颔首,道:“以今日之事来看,郎君同秦四郎君常有书信往来。其驻军彭城,想要见上一面,倒也不是难事。”

    nbsp南康公主点点头。

    nbsp“幽州地处边界,同北方接壤。瓜儿的实力仍显不足,未接收桓氏私兵之前,最好维持同秦氏的盟约。”

    nbsp似想起什么,南康公主笑容变冷,声音微低。

    nbsp“等那老奴去了,可趁势接管豫州。哪怕为平衡京口势力,朝廷也会捏着鼻子答应。”

    nbsp“京口?”李夫人一下下梳着鸽羽,柔声问道,“阿姊以为郗方回会生谋逆之心?”

    nbsp“谋逆未必,权倾朝野却是必然。”

    nbsp南康公主靠向车壁,想到如今的晋室,难免有几分郁色。

    nbsp“单轮战力,北府丝毫不逊于西府。早年间甚至略胜一筹。之前是老奴压着京口,郗方回不被视为大患。待他一去,高平郗氏未必甘于寂寞,届时,建康又会上演一出好戏。”

    nbsp“郎君亦可趁势而起。”

    nbsp“太早,也有些太险。”南康公主摇摇头,“永嘉之乱后,晋室丢掉半壁江山,偏安南地至今。元帝渡河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侨姓不被吴姓接纳,甚至大加排斥。权大如王导还要被吴姓讥讽。”

    nbsp提起这段逸闻,南康公主眸光微闪。

    nbsp“当年的吴姓何等张扬,轻易压过侨姓一头,如今盘点建康,势大的还有几个?倒是琅琊王氏,依靠王导和王敦兄弟,创下‘王与司马共天下。此后王敦起兵叛乱,朝廷非但不敢治罪,反而对王氏加官进爵。”

    nbsp南康公主叹息一声,似是无奈,又像是讥讽。

    nbsp“王敦和王导故去,琅琊王氏日渐没落,底蕴仍存。如今重入朝堂,未必不能同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争上一争。”

    nbsp“能有这份底气,全赖王导创下的根基。而能在南地扎根,最终压过侨姓士族,与他最初的耐心和隐忍分不开。”

    nbsp“阿姊是想让郎君仿效汉高祖?”

    nbsp南康公主颔首,轻声道:“瓜儿曾言,他想结束这个乱世。”

    nbsp没有兵祸,没有战火。

    nbsp华夏山河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再不会流离失所。

    nbsp那样的世界,她很想亲眼看一看。纵然要抛弃晋室,被史书唾骂,她也要助儿子一臂之力。

&

第一百六十三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