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桓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在眼里,从最初的惊讶到习惯,再到视为日常一景,不过短短数日,可谓接受度良好。

    nbsp荀宥仍存担忧,几番同贾秉书信,后者非但没改变主意,反劝他接受现实,并在信中暗示,养好这个孩子对大有裨益。

    nbsp“太后有意抚慰袁氏,宫中传言将封国伯。袁真虽叛,袁氏分支仍存,并有庶子留在族内。近有袁氏上奏,请袁峰归还族中,由族人抚养。”

    nbsp袁氏的意图显而易见,为的就是袁真留下的金银,以及朝廷授封的爵位。至于袁峰,接回族中还不是任由揉搓。

    nbsp况且,以时下的医疗条件,五岁小儿极容易夭折,袁峰未必能活到成年。

    nbsp贾秉的建议是,尽量劝说,无论如何不能让袁峰离开。必要时,完全可以和袁氏翻脸。若对方纠缠,大可将人直接“打”走。

    nbsp消息送到不久,南康公主的书信接踵而至。信中证实朝廷有封爵之意,并言,对的封赏被推迟,反而有借机削弱的企图。

    nbsp“广汉有妖贼,诈称汉归义侯子,借日食之名,称朝廷无道,聚众万余谋逆,声势不小;陇西妖人李高诈称成主子,踞涪城自立,逐梁州刺使。益、梁二州刺使上表,请朝廷派大军讨伐。”

    nbsp“朝中有人指寿春平叛,欲借幽州之兵,此借无异于夺,阿子不可不防!”

    nbsp读完书信,意外的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好笑。

    nbsp推迟封赏不说,借兵之事由谁挑头,不用深想就能知道。

    nbsp以渣爹的性格,九成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就算渣爹突然抽风,身边的谋士也会设法拦下。

    nbsp排除几个有嫌疑的对象,结合给袁氏封爵的消息,答案呼之欲出。

    nbsp褚太后。

    nbsp这是见他势力增长太快,打算借机打压,顺便摘走果子?

    nbsp“当我是傻子不成!”

    nbsp凭什么以为事情能成?又凭什么以为他会二话不说,将州兵拱手奉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想到这里,不由得冷笑出声。

    nbsp“明公,殿下尚在建康。”荀宥出声提醒。

    nbsp“我知。”声音没有起伏,脸上的笑容更冷,“如果她敢打阿母的主意,我会让她知道,哪怕幽州相距千里,即便我手中力量有限,照样能将建康搅个天翻地覆!”

    nbsp荀宥眸光微闪,继而肃然表情,拱手揖礼,恭声应诺。

    nbsp太和五年,十月

    nbsp淮南连降数场大雨,寿春灾情尤甚,数日之间,城内几成一片泽国。

    nbsp密道打开之后,藏金被陆续运出。绢布半数被毁,余下也被雨水浸透,在南地卖不出价钱,只能清理晒干,运去北地市卖。

    nbsp清点藏金时,特地带袁峰去看。更当着他面将金银珠宝分割,半数收入州库,余下重新分类记录,明言留给他用。

    nbsp“大父有言,金银都给阿兄。”

    nbsp未做解释,轻轻抚过袁峰的发顶,笑道:“即是给我,如何处置也当由我。”

    nbsp话落,将一册竹简交给袁峰。

    nbsp“记得收好。”

    nbsp袁峰抿紧小嘴,忽然一把抱住的腿,险些让后者跌了一跤。

    nbsp“郎君!”保母低声惊呼。

    nbsp摆摆手,示意无碍。

    nbsp“先放开我?”

    nbsp袁峰不说话,双臂用力,抱得更紧。

    nbsp无奈,没法拖着这个四头身走路,唯有等他平静下来,才弯腰将人抱起。

    nbsp掂了掂重量,故意道:“又重了,怎么不见长个?”

    nbsp袁峰抬起头,张口想要反驳。

    nbsp见到脸上的笑容,嘴巴开合一下,到底泄气的垂下眼,鼓起腮帮,用力抱住他的脖子。

    nbsp“阿兄骗我。”

    nbsp“没有,真重了。”

    nbsp“骗人。”

    nbsp“……好吧。”

    nbsp听小孩的声音带上哭音,立即认输。

    nbsp殊不知,对方正埋在他的怀里,大眼睛弯起,哪有半点流泪的样子。

    nbsp解决最大一桩心事,留下半数金银和五百州兵,将重建城池之事交给魏起周延,打点行装,启程返回盱眙。

    nbsp时逢秋收,却遇大雨连日。

    nbsp许多村民尚在返家的途中,根本来不及抢收。待回到村里,发现稻麦多数在田中发芽,今岁的粮食近乎绝收。

    nbsp正绝望时,寿春传来消息,桓刺使拨发钱粮,雇村人和流民造城。

    nbsp消息刚一传出,众人都不相信。

    nbsp依照惯例,重建城池必会征发役夫,别说给钱给粮,每日管一顿饭就是谢天谢地。众人之所以着急返乡,怕的就是被征劳役。

    nbsp结果事情相反,非但不征劳役,反而要出钱雇人。

    nbsp这样的事简直是破天荒,从古至今闻所未闻,难怪众人不信。

    nbsp村人仍在观望,有流民实在活不下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本以为能给半个蒸饼就好,不料当日就得两个蒸饼,一碗肉汤,甚至还有一件厚实的外衣。

    nbsp一人如此,十人不变,百人皆是这样。

    nbsp消息传出,众皆哗然。

    nbsp望着绝收的田地,看着嗷嗷待哺的家人,终于有村人一咬牙,结伴赶往寿春。

    nbsp上一次,他们是被仆兵抓来,满心都是愤怒和绝望;这一回,他们却是主动上路,为的是能救活全家的钱粮。

    nbsp“哪怕被征役夫,只要给粮食,能让一家吃顿饱饭,我也认了!”

    nbsp怀抱这种思想的不在少数。

    nbsp等他们抵达寿春,看到贴在木板上的告示,听完文吏宣读,知道不是征役,而是确确实实的雇佣做活,全都愣在当场。

    nbsp直到被文吏记录下姓名,在文书上按下收银,跟着队伍领取蒸饼肉汤,仍是表情愕然,犹如置身梦中,完全不敢相信。

    nbsp告示张贴以来,看多这样表现的村人,文吏和州兵都不以为意。

    nbsp先到的流民做完一天的活,领过工钱,一边看着村民,一边笑着摇头。

    nbsp“早几日,咱们还比不上他们。”

    nbsp不真实。

    nbsp这是众人最直观的体验。

    nbsp从前朝数下来,哪有这样的事,又何曾有过这样的官。

    nbsp别看钱粮给的不多,终归能让一家老小活下去。甚者,文吏透出口风,凡是参与造城之人,只要表现得好,州治所会额外发下粮种。

    nbsp名为州治所,实际出钱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nbsp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的爱民之心和仁厚德行传遍淮南,继而遍及幽州。

    nbsp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幽州之外,尤其是北方胡人掌控之地,盛传幽州刺使强横暴虐,爱好水煮活人。

    nbsp北伐之后更是残暴,动不动就要杀人放火。寿春城就是被他一把火烧掉,其后还要征发百姓服劳役,性情残忍可见一斑。

    nbsp换做幽州之内,尤其是寿春和盱眙,有一个算一个,提起新任刺使都要竖起大拇指,谁敢说一个“不”字,轻者冷眼相向,重者拳脚相加。

    nbsp还说?

    nbsp信不信老少爷们围起来圈踹!

    nbsp侨州之地常遇胡人犯边,民风自然有几分彪悍。

    nbsp纵使之前没有,遇上到任,在州郡实行“教化”,秦汉之风逐渐复兴,别说是晋人,胡人到此都会大跌眼镜。

    nbsp看看胳膊比自己大腿都粗的汉子,一言不合就开架的气势,莫名就会生出疑问。

    nbsp这还是孱弱的汉人?

    nbsp不提旁人,单是投奔的羌族部落,刚入城就被惊了一下。

    nbsp首领和勇士们牵着马匹走在街上,看着街边的店铺,目及往来的人群,都是满心疑惑。

    nbsp按照荀宥提出的条件,五百羌人留在城外,只许首领和护卫入城。确信对方是真心投靠,才会另外划置营地,容许羌人搬入。

    nbsp入城的不只有羌人,还有秦璟派遣的仆兵。依照两人的约定,这些仆兵将在幽州停留三月,助练兵。

    nbsp得知消息,高兴之余,不免有几分失落。

    nbsp看过停在架上的鹁鸽和苍鹰,桓刺使转开头,翻开绢布重又折起,如是三番,始终没法下笔,最终引来阿黍奇怪一瞥。

    nbsp“郎君?”

    nbsp“没事。”

    nbsp讪笑一声,停下动作。

    nbsp因不见某人感到失望,甚至有几分想念?

    nbsp坚决不能承认!

    喜欢。

第一百三十三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