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整夜。
nbsp清晨时分,推开车门,一阵冷风迎面扑来,接连打了两个喷嚏。
nbsp“郎君,北地寒冷,不比建康,还是多加一件裘袄。”
nbsp阿黍展开狼皮制的裘袄,仔细搭在肩上。
nbsp黑色的毛领在下颌围拢,两枚珍珠镶嵌在领口,随着呼吸,一层薄薄的雾气凝结在皮毛上,愈发衬得少年肤白似玉,鹄峙鸾停,道不出的雅致俊秀。
nbsp营地中的篝火燃了整夜,因有人看顾,遇上大雪也未熄灭。
nbsp狼群在天亮前散去,营地四周的内脏羊骨均被清扫一空,仅存的几点血迹被大雪覆盖,不见半点踪影。
nbsp五六名役夫穿着裘袄,利落的撤掉车前挡板。
nbsp两什步卒列队出营,沿着留在雪地上的足印,小心的潜入密林。
nbsp少顷,一名什长发出讯号,响亮的哨音破开朔风,传遍整个营地。
nbsp“找到了!”
nbsp两名步卒飞奔回营地报信。
nbsp雪深没过脚面,两人一路跑过来,气喘如牛,眉毛和睫毛结了一层冰晶。
nbsp“都在林子里,从兵器看,至少不下五百人。”
nbsp“走,去看看。”
nbsp营中正在准备早饭,秦雷和钱实负责防卫,典魁恰好无事可做,报知后,跟着步卒走进林中。
nbsp坐在车辕上,捧着阿黍特意调成的蜜水,一口一口慢慢饮着。
nbsp昨夜里,鲜卑和杂胡起了内讧,在密林好一顿厮杀。
nbsp狼群被箭矢驱赶入林,遇上满地血腥,立即亮开嗓子,发出声声嚎叫。
nbsp据猎户出身的弓兵说,被叫声引来的狼不下两百头,八成还有其他的猛兽。想想可能出现的场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哪里还有一探究竟的念头。
nbsp“府君,仆观天象,今明两日将晴,可令士卒加速行军,尽快过谯郡赶上中军。”
nbsp点点头,道:“还有多少裘袄,都分发下去。制好的肉干和蒸饼也发下去,今明两日全速赶路,只在夜间休息。”
nbsp“诺!”
nbsp临出发前,钟琳特地找上中军主簿,摆事实讲道理,侃得对方两眼蚊香圈,要来三百件裘袄。
nbsp桓大司马命领兵殿后,本就十分理亏。如果压住裘袄不放,定会招来异样目光,平日里积攒下的声望又会损失一大截。
nbsp能坑渣爹一回,乐见其成。
nbsp不过,为钟琳的人身安全考量,他特地派典魁随行。万一桓大司马真的不要脸面,以典魁的身手和速度,好歹能杀出重围,将人囫囵个的救回来。
nbsp至于事后追究,想得很清楚,自己讨要物资明正言顺,渣爹敢揪住不放,他就敢彻底撕破脸皮。
nbsp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穿草鞋的总能干翻穿皮靴的。
nbsp到时候,借一借郗刺使等人的势,不愁不顶穿渣爹的肺。
nbsp好在事情顺利,三百裘袄一件不少。整车物资拉回来,钟琳犹在叹息,只道数量实在太少,早知如此,应该要六百件才对。
nbsp当场未做评价,回到武车却是捂嘴偷笑。
nbsp当初到流民中捡漏,当真是赚大了!
nbsp裘袄逐一下发,热汤业已熬好。
nbsp士卒排队领汤的时候,典魁自密林中归来,丢下两条皮毛还算完好的狼尸,先抓起两把雪搓搓手,随即端起一碗热汤,也不嫌烫,咕咚咕咚半碗下肚,呼出一口热气,眉眼间舒展开来。
nbsp“昨晚上动静不小,林子里血腥味太大,少有囫囵个的尸首。”
nbsp坐在车辕上,一边咬着烤得焦香的蒸饼,一边听典魁叙述,竟没感到半点不适。
nbsp该怎么说?
nbsp人的适应性果然强大。
nbsp“雪上留着爪印,我四下里都看过,不只有狼,还有豹子。可惜没见到尸首,怕是受伤后跑了。”
nbsp说话间,典魁比出两个巴掌,双眼放光道:“我在几棵树上看到了熊爪印,八成是狼群惊动了在那处睡觉的熊,光看爪子,站起来将近两人高!”
nbsp“喝!”
nbsp“这么大的熊?”
nbsp钱实和秦雷巡营归来,听到典魁的话都吃了一惊。
nbsp经过长年战乱,北方地广人稀,密林丛生,野兽并不少见,但这么大个头的熊也很少有。
nbsp“熊可还在?”
nbsp典魁摇摇头。
nbsp“我追着脚印绕过两圈,没寻到。”
nbsp“要是能猎来,熊皮处理一下,正好给府君做条褥子。”
nbsp“是啊。”
nbsp几人都感到可惜,摇了摇头,道:“猎熊不易,何况眼下也没有条件。昨日荀舍人推断,鲜卑兵可能在通往汝阴的古道设伏,我等既为大军殿后,自然不能继续耽搁,需尽快赶路,同中军汇合为上。”
nbsp“诺!”
nbsp众人齐声应诺,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整理队伍,拔营继续前行。
nbsp途中遇上两支迁移的部落,仅剩的小半车皮甲和刀枪都被换了出去。
nbsp至此,清理战场时搜来的鲜卑兵器全部清空,换得的牛羊宰杀制成肉干,几辆大车又被堆满,车辙的痕迹比前时更深。
nbsp“秦雷,打听一下,近日是否有鲜卑骑兵过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迁移的羌人部落是从沛郡过来,如果慕容垂率兵绕道,他们很可能遇见过。
nbsp秦雷应诺,上前同扎营休息的羌人攀谈,几句话就问出了鲜卑骑兵的动向,立即报知。
nbsp“回府君,确有一支骑兵过路,目测不下三千人,带队之人是否是慕容垂,目下尚无定论。”
nbsp点点头,将荀宥和钟琳请入武车商议。
nbsp继续赶路时,三人在车内铺开舆图,经过一番推断,有八成肯定,这支骑兵的目标是晋军,通完汝阴的古道必定早有埋伏。
nbsp“大军一路疲惫,临近南地恐会放松警惕。”
nbsp“前有埋伏,后有奇兵,贼寇选在此时动手,大军恐将不妙。”
nbsp荀宥和钟琳忧心忡忡。
nbsp二人担心的不是桓大司马,而是。
nbsp经枋头一战,除去殿后的部队,大军约有四万步卒。如果设伏的是慕容德,追击的是慕容垂,鲜卑的兵力将近两万。
nbsp二比一,貌似晋军占据优势,比较有胜算。
nbsp事实却恰好相反。
nbsp晋军一路疲惫,伏兵则是以逸待劳,加上突然袭击,骑兵的优势又相当明显,双方一旦遭遇,局势必将对晋军不利。
nbsp大军若是战败,以桓大司马的行事作风,势必要找替罪羊。
nbsp没凿开石门的袁真跑不掉,负责为大军殿后,却没提前示警的一样会陷入麻烦。
nbsp“府君,莫如请羌人为向导,追上这支骑兵。”
nbsp“不妥。”
nbsp钟琳的话刚出口就被荀宥否决。
nbsp“如率队之人是慕容垂,两千步卒绝非是他的对手。”
nbsp“那将如何?”钟琳蹙眉道,“难道任由其过境,同伏兵前后夹击?”
nbsp“未尝不可。”
nbsp“什么?”
nbsp吃惊的不只是钟琳,也是满脸不解。
nbsp“府君手下仅两千人,这支骑兵超过三千,以步卒对骑兵,且人数处于劣势,少有取胜的把握。”
nbsp荀宥实事求是,无论还是钟琳都无法反驳。
nbsp即便有竹枪兵,也不代表战无不胜。
nbsp没有被之前的胜利冲昏头,尚有自知之明。
nbsp“与其在途中拦截,不若隐秘踪迹,悄悄缀在其后。”荀宥话锋一转,道,“大军跋涉千里,人困马乏,疲敝冻饿,或予贼寇可趁之机。而贼寇一击得手,以为胜利在望,必定也会大意。”
nbsp眉心微舒,表情中闪过一丝了悟。
nbsp“仲仁的意思是,将计就计?”
nbsp“府君英明。”荀宥笑道,“环中环,计中计,套中套。贼寇设伏,欲以骑兵前后夹击,府君何不先往中军送信,自为奇兵,将追袭的这支贼寇推入陷阱。”
nbsp“妙!”钟琳拊掌,旋即又道,“这送信人?”
nbsp“仆知府君养有一只苍鹰,极通人性。”荀宥建议道,“派人送信恐生枝节,如被贼寇发现,府君将陷入险境。何妨以鹰送信,不识得中军大纛,刘将军处总能找到。”
nbsp若是没有林中一场骚乱,荀宥未必会定下此计。
nbsp然而,林中内讧之后,鲜卑骑兵均被杀死,杂胡也没跑出一个,狼群不会说话,无人知晓这支殿后军队的真实情况。
nbsp以鲜卑人的自负,九成会以为晋军损失惨重,要不然就是全军覆没。
nbsp如此一来,大大方便了计划的实行。
nbsp“慕容垂深谙兵法,多年未有一败。枋头之战是他诱敌之计,志在吞下五万晋军。”
nbsp“府君生擒中山王,将其困在阵中,险些无法走脱。知晓府君领兵殿后,慕容垂固然有几分重视,却只派几百骑兵追击,足可推断出,其并不认为府君是太大的威胁。”
nbsp荀宥一番分析,推测慕容垂的心态,旨在告知,这个所谓的“鲜卑战神”并非完人,多年未尝败绩是他的优势,也是他身上致命的弱点。
第八十九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