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士族看在眼里,遇上叛乱只能躲进深山,没丢皇位也成了摆设,那叫一个憋屈!
nbsp“容弟想好了?”
nbsp“是。”深吸一口气,道,“并非容不识好歹,然身在乱世,无法求得安稳,总要有此一遭。秦兄帮得了一次,帮不了多次,容欲在世间立足,不被世人小觑,唯有如此。”
nbsp秦璟深深的看着,双眸黝黑,目光深邃,仿佛要透过表象,直视对方内心。
nbsp挺直腰背,既有些紧张,又有难以言喻的兴奋。
nbsp如此决断,他才真正能和秦璟站在同等地位。日后两人的关系将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相助”与“妥协”。
nbsp“好。”秦璟颔首,表情放缓,眼底的冷色逐渐被笑意取代,“我明日启程,秦雷秦俭留下,另外再留十名仆兵。”
nbsp“秦兄,这个……”皱眉,并不想收。
nbsp“这十人出身胡地,极为了解慕容鲜卑。留下他们是助容弟练兵,并非随容弟上战场。战后,容弟自可遣回。当然,”秦璟顿了顿,笑道,“作为回报,容弟可愿将手札赠与璟?”
nbsp“手札?”挑眉,奇怪道,“秦兄要来何用?”
nbsp“容弟记录的内容于璟有大用。”秦璟坦然道,“如肯相赠,璟必妥善珍藏。”
nbsp眨眨眼,转头看想堆在角落的手札。
nbsp不过是行军无聊,随手记录下来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和郡县中的流民。固然有一定价值,却没料想被秦璟如此看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如此,便赠于秦兄。”
nbsp“多谢。”秦璟倾身笑道,“赠弟一言,返回盐渎之前,手札内容最好不要为他人知晓。”
nbsp挑眉,秦璟没有进一步解释,执起的手腕,将一枚木质剑鞘放到他的掌心。
nbsp“此乃璟亲手雕琢,为青铜剑所制。”
nbsp剑鞘是以木头雕刻,样子还很新,并无复杂的花纹,仅在一面雕刻着篆字,仔细辨认,貌似一个“秦”字。
nbsp秦玦和秦玸陪坐一旁,自始至终没有插言。事实上,和秦璟一来一往,彼此打着机锋,两人也插不上话。
nbsp不过,秦玦十分庆幸听了兄长的话,没有自作主张,乔装晋兵跟上战场。
nbsp仔细想一想,和他年纪相仿,却是格外聪慧,能与阿兄争锋,难怪被南地大儒称为良才美玉,凭一己之力在盐渎打下根基,被阿兄另眼相待。
nbsp秦玸想的则是另一件事。
nbsp阿兄赠阿容剑鞘,听其言,青铜剑亦在阿容手中。阿母和阿姨时常叮嘱,祖先传下的青铜器要给未来妻子,其后传于儿女。
nbsp阿兄送给了阿容?
nbsp秦玸歪了下头,脑中升起一排问号。
nbsp当夜,驻地中灯火通明,役夫整夜未歇,终于赶制出十二架投石器。
nbsp荀宥绘好阵图,顶着两个黑眼圈拿给。
nbsp后者打着哈欠,长发披散在肩上,清晨的阳光洒落,似在周身罩下一层光影,皮肤白得近似透明。
nbsp“甚好。”
nbsp看过阵图,搓了搓脸颊,抹了抹眼角,随意耙梳两下头发,眉目如画的形象一夕崩塌。
nbsp“用过早膳,仲仁随我一同去见将军。”
nbsp“诺!”
nbsp当日,刘牢之再次升帐,将阵图传递诸将。
nbsp综合荀宥和钟琳的兵法韬略,加上秦氏仆兵同鲜卑骑兵对战的经验,方阵略作调整,由规整的“长方形”变成了真正的“龟壳”。
nbsp乘武车行在最前,两侧是重新装备的刀盾手,其后是竹枪兵,弓箭手的队伍中多出十多架投石器,重甲兵拱卫将旗,轻骑依旧在左右掠阵。
nbsp“此阵甚好,将军英明!”
nbsp刘牢之治军严谨,手下少有酒囊饭袋。诸将官看出战阵的精妙,无不拊掌叫好。
nbsp“可惜时间仓促,如能多些时日,令士兵勤加操练,阵中配合定会更加默契。”
nbsp一天的时间实在太短,战阵虽变,防守的主旨仍旧未变。
nbsp按照几名幢主的想法,如此精妙的战阵,用来防守实在可惜,正面对冲鲜卑骑兵才是真的锋锐难敌。
nbsp可惜情况不允许。
nbsp对众人来说,这就像是喷香的炖肉摆在面前,偏偏隔着一层挡板,看得见吃不着,怎能不抓心挠肝。
nbsp一番商议之后,众将迅速散去,召集士兵操练。
nbsp返回驻地,为秦璟兄弟送行。
nbsp秦氏的队伍行出数里,仍站在原地,目送马队驰远,扬起漫天的沙尘,眺望远处鲜卑军的营盘,胸中顿生一股豪气。
nbsp慕容垂如何?
nbsp渣爹又如何?
nbsp事到如今,退无可退,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要拼上一拼,搏上一搏!
nbsp相比的豪情激增,桓熙听到军令,当场傻眼。
nbsp“我是伤兵!”
nbsp以晋军的规矩,除非十万火急,伤成他这样基本不用上战场。同军的伤兵之中,许多伤势更轻的都无需临战,为何他在名单之中?
nbsp之前听到将领刀盾兵,他还曾暗中痛快,这奴子早就该死!不料风水轮流转,没等痛快多久,幢主亲口下令,他也要随军列阵,参战厮杀。
nbsp陷害!
nbsp必定是有人陷害!
nbsp“错了,一定是弄错了!”
nbsp桓熙挣扎着下榻,顾不得没痊愈的棍伤,大声叫道:“让开!我要去中军面见督帅!”
nbsp传令的部曲被推得一个踉跄,心生恼怒。桓熙就要冲出军帐,险些撞上满脸黑沉的幢主。
nbsp“幢主。”桓熙稳住脚步,不甘的抱拳行礼。
nbsp许幢主上下看着他,轻蔑的嘲笑一声:“桓世子这是去哪?”
nbsp明知故问!
nbsp桓熙紧咬牙关,死命压着脾气,才没有当场破口大骂。沉声将疑惑道出,言明自己是伤兵,行走尚且困难,如何能上战场。
nbsp“伤兵?”许幢主再次冷笑,“桓队主怕是忘了,你非御敌所伤,而是违犯军令,自然不在优恤之列。若是依前朝的规矩,如你这般犯错的将兵,都应御敌冲锋以死赎罪!”
nbsp“什么?!”桓熙大怒。一个小小的幢主竟敢如此对他说话?!
nbsp“我观桓队主能走能跑,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伤势已然大好,定然能上战场。”
nbsp许幢主又扫桓熙两眼,当着他的面对部曲下令:“明日临战,你同钱司马跟着桓队主,切记,务必要将桓队主送到阵前。”
nbsp“诺!”
nbsp说完这番话,许幢主转身就走。
nbsp注定是死人,何须多费口舌。
nbsp桓熙立在帐中,怒火冲天,气喘如牛。慢慢冷静下来,思量突来的命令和许幢主的态度,脸色一点点变白,终至全无血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太和四年,十月
nbsp晋军兵出枋头,同慕容垂率领的鲜卑骑兵沿黄河对战。
nbsp双方在河岸边列阵,战马嘶鸣,刀戈相击,烟尘匝地而起,气氛肃杀,空气中仿佛都带着杀气。
nbsp前锋两军列阵在前,步卒、弓兵、骑兵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余人。
nbsp为鼓舞军心,桓大司马亲自架车出营。
nbsp一身明光铠甲,护心镜和背甲锃亮,几乎能照出人影。腰间一柄宝剑,是征讨成汉所得,为汉朝大匠所制,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nbsp战旗烈烈,号角响起,悠长的声音回响在古老的大地。
nbsp伴随着咚咚的鼓音,晋军将士列阵完毕。
nbsp左翼中规中矩,并不出奇。右翼阵前多出一辆漆黑的武车,车后跟着数名壮汉,“拱卫”一名将官,几乎不离半步。
nbsp说要拖人,却不能真把桓熙捆起来。
nbsp那样的话,谁都能看出不对。
nbsp多安排几个人手,将桓熙“簇拥”上阵,照样能完成任务。
nbsp因距离有些远,桓大司马仅认出武车,并未留意车后之人。反而是郗超察觉不对,令人速去打探。
nbsp“是、是南郡公世子……”
nbsp一瞬间,郗超脸色惨白。
nbsp桓大司马的视线扫过来,郗超不敢隐瞒,如实禀报。
nbsp“你说什么?!”
nbsp刹那之间,桓温脸颊抖动,目光几欲噬人。
nbsp就在这时,郗愔的车架靠近。车前司马拉住缰绳,战马打了个响鼻,就此停住。
nbsp郗刺使立在车上,扬声道:“大司马一心为国,父子三人上阵杀敌,桓世子和丰阳县公更是身先士卒,不惧生死,实乃我辈典范。”
nbsp之前被桓大司马堵得肝疼,总算赢回一局,郗刺使笑得无比畅快。
nbsp相比之下,桓大司马握紧剑柄,险些被气得脑浆崩裂,恨不能当场拔剑杀人。
喜欢。
第八十二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