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桓大司马入朝,上到天子司马奕下到朝中百官,九成以上绷紧了神经。
nbsp后宫中,庾皇后早起向太后请安,坐足两个时辰仍不肯离开。
nbsp褚太后放下道经,令宫婢退下,叹息道:“桓元子要做的事任谁都拦不住,你在我这也没多大用处。”
nbsp“阿姑,我……”话说到一半,庾皇后又开始垂泪。
nbsp“行了。”
nbsp褚太后历经六朝,几度临朝摄政,最不相信的就是眼泪。如果哭有用,她愿意哭瞎双眼换回她的丈夫和儿子。
nbsp“我早告诉过你,桓元子不好惹。南康只为出一口气,未必真要断绝庾氏的根基。桓元子则不然。”
nbsp顿了顿,褚太后的双眼锁紧庾皇后,声音是从未有过的沉重。
nbsp“永和九年,殷渊源被废为庶人。只要桓元子不松口,哪怕满朝文武求情,天子依旧要照着桓元子的意思办!”
nbsp庾皇后低头垂泪,话含在嘴里,终究是没敢出声。
nbsp“原本谢侍中出面给了你那兄长台阶,借上巳节缓和两家关系。结果呢?闹出那么一件糟心事,别说是桓元子,寻常人都不会罢休!”
nbsp庾皇后泪流得更急,道:“阿姑,阿兄说非是他所为。”
nbsp“不是他还是谁?”褚太后挥开竹简,气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装糊涂?他说什么你信什么?!”
nbsp庾皇后头垂得更低,泪水一滴一滴砸在裙上,没有引来怜惜,反而更让褚太后厌烦。
nbsp“幸亏南康今日不在,你这样子让她看见,无事也会有事!”
nbsp本就是庾氏错在先,台阶递到跟前不踩,偏要自作聪明,使出那样阴损的手段算计一个小郎君,更要祸害殷氏的女郎。
nbsp这是士族家主该做的?稍有见识的后宅妇人都不屑为之!
nbsp庾希自以为做得机密,事实上,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几代修来的通家之好转眼成了仇人,庾希倒也真有能耐!
nbsp“我都能猜到,桓元子岂会疏忽?”
nbsp褚太后挺直背脊,长袖在身侧铺开。相比庾皇后的畏缩懦弱,更显得大气端庄。
nbsp“这件事我不会管也没法管。你如果想要安稳留在宫中,最好不要掺和进去。”
nbsp没有脑子就老实些,否则纯属找死。
nbsp“日前谢侍中有言,北地不稳,占据陕城的氐人投了慕容鲜卑。氐人有雄主在位,掌权之初便野心勃勃。慕容鲜卑百足不僵,双方迟早要有一战。以桓元子的为人,定会紧紧盯着北边,不会将全部精力放到建康。”
nbsp“阿姑,您是说我兄长有救?”庾皇后生出希望。哪怕庾希错得再多,庾氏终究是她的依靠。
nbsp“桓云子不会轻易下死手。庾希和殷康闹翻了,同殷涓仍旧莫逆。”
nbsp若庾希和殷涓联合起来,势力依旧不小。没有万全的准备,桓温不会轻易动手。
nbsp褚太后本来不想这么直白,奈何庾皇后不只性子弱,脑子也不是太聪明。不能一次讲清楚,过后又要来她面前哭,她哪里还能有清净日子。
nbsp“如果氐人和慕容鲜卑动手,无论哪方获胜,桓元子都会寻机北伐。”
nbsp论实力,氐人不及慕容鲜卑。但后者内忧不断,前朝后宫几乎乱成一锅粥。太宰的遗言压根没被重视,慕容垂表面得到重用,暗中却被不断排挤,甚至有性命之忧。至于大司马一职,更是边都没有摸到。
nbsp“朝中文武都惧桓元子,但就北伐之事,桓元子却是无可指摘。”
nbsp说到这里,楮太后深深叹气。
nbsp“我知道庾氏忠心,除非万不得已,我定不会舍庾氏不顾。这一次的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桓元子应该不会对庾氏赶尽杀绝。”
nbsp闻言,庾皇后抹去眼泪,终于不哭了。
nbsp褚太后重新拿起竹简,暗中摇了摇头。如果是庾太后,定然会听出弦外之音,换成庾皇后,真是教一教的心思都没有。
nbsp桓温这次不动庾氏,不代表永远不会。
nbsp如果庾希不能彻底醒悟,反而继续用鬼蜮手段,早晚有一天,颍川庾氏都要给他陪葬!
nbsp褚太后的眼光极准,否则也不会在风云诡谲的宫中安稳几十载。
nbsp念在庾太后,她曾想教导庾皇后。可惜的是,后者实在扶不起来。庾氏家主又是个心胸狭隘、志大才疏之辈,庾氏今后的命运当真难料。
nbsp一旦北地局势明朗,桓云子脱出手来,庾希再不识教训,族灭人亡就会是颍川庾氏最后的下场。
nbsp临近午时,建康城又起大风,暴雨倾盆而下。宫人忙着放下木窗,掩上房门,褚太后一遍又一遍的翻阅道经,心中久久不静。
nbsp觐见之后,桓温被留在宫城,得天子赐膳。同坐的还有谢安和王坦之。
nbsp前者年近半百,俊逸不减当年,着一身官服仍显高情逸态。后者正当而立,不及谢安英俊,却是睟面盎背神采英拔。
nbsp天子坐在上首,三人陪坐两侧,每人面前一张矮桌,上设数盏漆盘,内盛炙肉和煮过的青菜。
nbsp桌上并无酒盏。
nbsp非是宫中宴会,寻常赐膳多数不备酒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食不言寝不语。
nbsp天子和臣子默默用饭,宫婢小心伺候,除了撤走漆盘,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怕的不是天子,而是在座的三位朝臣。
nbsp换成秦皇汉武,早已经拔剑掀桌,劈不死你也要砍两刀。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能再窝囊点吗?!
nbsp饭罢,司马奕继续坐在上首充当吉祥物。桓温三人言辞交锋,当着一朝天子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nbsp窗外雨成瓢泼,谢安和王坦之即兴赋诗,内容颇有深意,饱含“忠君爱国”思想。
nbsp桓大司马连连拊掌,道:“安石大才,文度大才,温自愧不如。”
nbsp表面夸赞两人的诗才,细思之下,分明是在说:两位“忠
第十七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