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解数,好歹将药送下半碗。期间不敢松懈,唯恐小公子有所不测,自己也要赔命。
nbsp临近天明,再次苏醒。
nbsp医者轮番诊脉,再将汤药端上,亲眼见喝下去,才敢擦去额头冷汗。
nbsp不过一夜,却如生死间走过一般。
nbsp用过药,倚靠在榻上,脸色白得仿佛透明。
nbsp五官精致,俊雅如画。只是神情疲惫,两缕散发落在颊边,显得格外孱弱。
nbsp“可好些了?”
nbsp握住儿子的手,南康公主双眼泛起血丝,分毫不减担忧。
nbsp医者走上前,小心询问:“郎君可觉得头晕?是否欲呕?”
nbsp摇头。
nbsp“伤处可还疼得厉害?”
nbsp继续摇头。
nbsp医者又问了几个问题,或点头或摇头,始终没有出声。
nbsp见状,南康公主不得不生出疑问。
nbsp“我儿这是怎么了,为何不肯出声?”
nbsp“儿……略有不适。”
nbsp终于开口,语调微有些生涩,不是洛阳官话,而是地道的吴语。联系常年随叔父在会稽郡求学,倒也不显得奇怪。
nbsp南康公主缓和神情,旋即又变得紧张。
nbsp“不适?哪里不适?医者!”
nbsp又是一番忙乱,灌下整碗汤药,苦得五官皱紧,仍不忘劝说南康公主休息。
nbsp“阿母,儿无大碍。”
nbsp南康公主犹不放心,几番询问医者,得后者担保,又提心查清被人暗害之事,这才起身离开。
nbsp“如有事,立即遣人来报。”
nbsp“诺。”
nbsp仆从分毫不敢大意,一名童子守在榻前,数人守在外室,房门前更是立了数名健仆。医者直接不许走,留在侧室休息。
nbsp“劳烦。”
nbsp健仆皆是南府军出身,曾随桓温北伐,通身的煞气,医者哪敢说个“不”字。
nbsp诸事安排妥当,天已大亮。
nbsp童子燃起香料,驱散室内的药味。
nbsp斜躺在榻上,捏了捏眉心,继而摊开掌心,翻看手背,眉间皱起川字。
nbsp这是男子的手?
nbsp趁童子不注意,小心掀开锦被,确定零部件不缺,勉强松了口气。
nbsp世事千奇百怪,万万没料到,自己也会遇上。
nbsp既没遭遇天灾,也没遇上人祸,他不过是连续加班,睡得稍晚了些,压根没想到,睁眼就发现身在异处——或者异时空?
nbsp起初以为是做梦,强迫自己睡过去,醒来就能恢复正常。
nbsp哪里料到,再度睁眼,场景依旧未换。
nbsp木榻高屏,香鼎玉瓶,桌旁摆的不是木凳,而是青色蒲团。
nbsp右衽长衫的古人,守在榻边的雍容贵妇……
nbsp闭上双眼,头痛欲裂,脑海中更多出一段记忆。
nbsp太和三年,皇姓司马。
nbsp不熟悉历史,或许不清楚太和是哪个皇帝的年号。但从秦汉以后,皇帝复姓司马的只有两晋。
nbsp西晋奢靡,东晋偏安。
nbsp五胡乱华,汉族遭逢大难。
nbsp想起这段历史,眉间皱得更紧。
nbsp未知现下是西晋还是东晋?
nbsp恍惚中,听有人提及桓大司马,公主殿下。结合脑中的记忆,眼前匆匆闪过会稽郡多名大儒。
nbsp一个念头闪过,睁开双眼,呆滞的看向帐顶。
nbsp不是吧?
nbsp不是他想的那样吧?
nbsp“郎君哪里不适?”
nbsp见面色不对,小童立即上前询问。
nbsp“我问你,我父现在何处?”
nbsp小童觉得奇怪,倒也老实回道:“郎君刚自会稽返还,恐还不知,郎主上表辞录尚书事,遥领扬州牧,移镇姑孰,现在赭圻驻军。”
nbsp姑孰,赭圻?
nbsp“我父身边可有参军名为郗超?”
nbsp“回郎君,确有。”
nbsp呆愣两秒,倒回榻上。
nbsp他不了解东晋,却对“入幕之宾”的典故耳熟能详。加上脑中记忆,当真是想否认都不成。
nbsp他爹不是旁人,正是赫赫有名的东晋权臣桓温。那位三次北伐,一次废帝,与慕容垂、苻坚交锋,和谢安、王坦之掰腕子,随时准备造反,从来没能成功的猛人!
nbsp“郎君?”
nbsp“没事。”
nbsp闭上双眼,慢慢开始回想。
nbsp据有限的知识,桓温死后,几个儿子似乎没什么好下场。即便桓玄成功造反,完成亲爹的大业,最后照样被旁人一刀咔嚓,摘走果子。
nbsp命运果真和他开了天大的玩笑。
nbsp闭眼睁眼,穿越了。
nbsp五胡乱华的时代,东晋。
nbsp亲爹身为当朝权臣,树敌无数,就差在脑门刻上四个字:我要造反。
nbsp还有比这更糟心的吗?
nbsp人常说,上帝关上你的门,至少还会留扇窗。到他这里,非但门关上,窗户订住,连烟囱都给堵死!
nbsp苦笑一声,忽然生出念头,是不是该找个地方撞一下,或许能再穿一回?
喜欢。
第一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