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就差一个契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姑娘好像对政策性的东西很了解。
nbsp冷千樾有针对性的问话,独到深刻的见解,让徐诗朗感觉到她对时下的政策好像早有预判。
nbsp难道这小小年纪的干妹妹有先知先觉能力?
nbsp“大哥,我有听收音机的习惯,我对象经常把各种报纸带回家看,所以我对时下的政策多少了解一些”。
nbsp看大哥瞅自己的眼光里带着疑惑不解,冷千樾赶紧填空解释。
nbsp穿书带来的对大环境发展的先知先觉,虽然能给冷千樾带来优势,但也让她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一时冲动露了馅。
nbsp不然,大家会用怎样的眼光看她?还不得把她当成怪物。
nbsp“是吗?这种习惯很好,要一直保持下去”。
nbsp听了干妹妹的解释,徐诗朗眼里的疑惑慢慢褪去。
nbsp冷千樾的解释似乎能说得通,毕竟在这个科技和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获知各种信息的途径好像只有这两种方式。
nbsp......
nbsp冷千樾和大哥在探讨国家政策,论证创业计划时,大嫂周婉怡忙活了一大桌子饭菜。
nbsp“诗朗,二妹,小妹,洗手吃饭了,有些话咱们边吃边谈”。
nbsp周婉怡不愧是个贤妻良母,不仅为人善良贤惠,厨艺也很棒。
nbsp一桌子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吃得大家心满意足。
nbsp肚子填得差不多了,几个人放慢了吃饭速度,话题又回到冷千樾创业上。
nbsp“小妹,你开裁缝铺,哦不对,你开服装工作室,布料来源怎么解决”?
nbsp冷千樾把裁缝铺称为“服装工作室”,这一创意让这个年代的徐诗朗眼前一亮。
nbsp自古至今,不破不立,不管做任何事,创新才是硬道理。
nbsp冷千樾的创意和设计理念,在这个年代无异于是新颖和超前的,一经推出肯定会吸引人们的眼球。
nbsp这点徐诗朗很有把握。
nbsp马上就进入80年代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很大改善,各种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nbsp他这个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对当前的民生需求比谁都了解。
nbsp凤城这个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华国文明的发祥地,这个副省级城市的人们,穿衣打扮已经领先内陆其他城市。
nbsp凤城的女人们,特别是那些住在东郊纺织城的女人尤为讲究穿戴。
nbsp她们个个都很注重服装的设计款式,特别喜欢那些时髦洋气的衣服。
nbsp要不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东郊纺织城,会被称为凤城的“小香港”?
nbsp据说连那里的阿姨大妈们穿戴都很时尚。
nbsp市面上最流行的服装一到凤城的各大商场,立马就会被挤破头地抢购一空。
nbsp以至于商场为了安全起见,被迫在服装鞋帽柜台前焊接了粗壮结实的水管子,来隔开售货员与顾客的距离。
nbsp虽然商场里那些市面上流行的服装抢破头也不一定能买到,但根本都入不了凤城时尚女人的法眼。
nbsp她们向往那些颜色大胆,款式新颖,风格多变的服装。
nbsp可那样的服装大多是来自港市的走私货,根本到不了凤城这个内陆城市。
nbsp六七十年代的凤城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女小女快快长,长大好进纺织厂,吃得好穿得靓”。
nbsp拿着高工资的纺织女工们哪个不舍得打扮?个个都想往时髦里捯饬。
nbsp如果干妹妹的服装工作室,能设计制作出独具一格的服装款式,生意将来肯定错不了。
nbsp通过对民生的了解,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徐诗朗对
第182章 就差一个契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