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扶桑人的试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919年的初春,寒意未消,琼崖大地却涌动着建设与备战的滚滚热潮。

    nbsp儋耳州钢铁厂巨大的高炉日夜不息,喷吐着炽热的铁流。

    nbsp经过持续的改进,枪管钢和炮钢的生产工艺趋于稳定,虽然合格率依然不算高,但产量已能满足小批量步枪和75mm山炮的生产需求。

    nbsp在儋耳州机械厂新建的、相对封闭的枪械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床的嘶鸣和锉刀的摩擦声,一支支散发着枪油味道的步枪,命名为琼崖十九年式步枪,被组装下线。

    nbsp它们以德制G98为蓝本,结合本地生产条件和士兵反馈进行了细微调整,如护木形状、背带环位置。

    nbsp尽管工艺略显粗糙,木托不够光滑,金属件也缺乏精细打磨,但结构坚固可靠,精度达到了军用标准。

    nbsp第一批300支步枪被优先装备给了李先忆第一师的精锐连队,替换掉五花八门的杂牌枪,进行实战化测试。

    nbsp“报告司令!十九式实弹测试完毕,连续射击200发无故障,精度优于缴获的三八式!”负责测试的军官兴奋地汇报。

    nbsp邓贤接过一支还带着余温的步枪,拉动枪栓,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悦耳动听。他瞄准远处的靶标,扣动扳机。

    nbsp“砰!”枪身稳健,后坐力适中。

    nbsp“好!通知陈工,全力保障枪管供应,生产线开足马力!告诉李先忆,这批枪就是他的宝贝疙瘩,给我练出个样子来!”自产步枪的成功列装,标志着琼崖陆军装备自主化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nbsp轻工业领域,陈念和主持的民生工程也开花结果。

    nbsp田独焦化厂一期工程终于投产,虽然焦炭质量不稳定,但宝贵的煤焦油副产品被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运往椰城新建的琼崖第一化工厂。

    nbsp在这里,林绍成派出的技术小组正指导工人进行苯、甲苯、萘等基础化工原料的初步分馏提纯。

    nbsp尽管设备简陋,分离效率低,但高纯度苯胺的产量终于有了显着提升,磺胺生产的原料瓶颈得到初步缓解。

    nbsp同时,利用焦化厂的副产物和本地硫磺资源,一座小型硫酸厂也开始试生产。

    nbsp虽然产量有限且腐蚀性强,但这标志着琼崖拥有了自主生产工业血液的能力,为未来的炸药、化肥生产奠定了基础。

    nbsp“陈主任,这是化工厂刚送来的第一批精制苯胺样品,纯度接近90%了!”秘书将一个小玻璃瓶递给陈念和。

    nbsp陈念和看着瓶中清澈微黄的液体,长长舒了口气。这不仅仅是制药原料,更是化工突破的希望。

    nbsp他立刻批示:“优先保障制药厂需求!同时,分出一部分样品给技术研究局,启动TNT炸药合成工艺的小型试验!另外,硫酸厂的产量要尽快爬升,保证钢铁厂酸洗和未来化肥试制的需求。”nbsp轻工业与重工业、军工的链条,正在艰难地咬合转动。

    nbsp海军方面,海鹰一号在龙破武近乎苛刻的折磨下,经过无数次故障排除和改进,终于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nbsp那台拼凑的柴油机被大修了数次,噪音和黑烟依旧,但至少能保证10节左右的巡航速度。

    nbsp自制的75mm舰炮在更换了关键部件和优化了供弹系统后,可靠性有所提升。

    nbsp龙破武组织了数次近海巡逻和模拟反潜演练,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水兵们积累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nbsp更重要的是,海鹰一号的设计和建造经验被迅速总结吸收,用于后续两艘同级舰海鹰二、三号的建造。

    nbsp这两艘舰在船台上就进行了改进,船体线型优化,部分关键结构尝试焊接,预留了未来换装更好动力的空间。

    nbsp“龙司令,我们的人在安南西贡港打听到一点模糊的消息…说大约一年半前,有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在巴士海峡附近发生故障,被路过的法国商船救起几名幸存者,但后来这些人…好像被扶桑人带走了。”副官带来了一个令人心悸的消息。

    nbsp龙破武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扶桑人?巴士海峡…离老肖失踪的海域很近!继续查!动用一切关系,查清楚那艘法兰西国船的名字,被救的是哪些人,现在何处!活要见人!”肖震东的下落,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nbsp岸防的防空建设在林近开的强力推动下,紧锣

第188章 扶桑人的试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