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侯左往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其中兵部侍郎的侯恂,则负责选派将领率军出征。
nbsp当时,在众多明廷将领中,侯恂力排众议,超擢左良玉为援剿总兵官,将昌平援军的总指挥权交给了这个当时并非显赫、甚至有过前科的中级军官。
nbsp当时的侯恂,也是看中左良玉的骁勇善战和军事才能。
nbsp结果就是,左良玉由此一举从“裨将”跃升为“总兵官”,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正式登上了明末军事舞台的中心。
nbsp可以说这一步是左良玉人生中质的飞跃。
nbsp而当时的兵部侍郎侯恂,不仅仅是给了左良玉一个总兵官的职位,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nbsp首先是兵马钱粮的支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nbsp侯恂为左良玉配备了充足的军需,“厚许给粮草”,确保其带领的军队军队有充足的战斗力,能顺利开赴前线。
nbsp其次,赋予左良玉充分的作战自主权。当时侯恂不仅授予他左良玉总兵官的职位,还给予他相当大的军事自主指挥权。
nbsp这是武将建立起个人威信和嫡系部队的基础。
nbsp最后,侯恂还给左良玉做了政治背书。侯恂作为大明朝廷中的东林党重臣,他的举荐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政治背书,让左良玉在朝廷中有了东林党人的依靠和后台。
nbsp随后左良玉带领大军在松山、杏山下与后金作战,得胜而归,功劳排在第一位,受到大明朝廷的嘉奖。
nbsp后来,左良玉屡建战功,成为领兵大元帅。
nbsp左良玉为报“贵人”侯恂的旧恩,率大军三过河南商丘,秋毫无犯,并亲临侯府向侯恂之父叩头问安。
nbsp因为左良玉性格骄纵,后面时常不听朝廷调遣。
nbsp当左良玉在战场上因判断形势而违抗督师杨嗣昌的命令时,时任户部尚书的侯恂多次在朝廷中为他说话,理解其“养威自重”的动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对他的惩罚。
nbsp可以说,侯恂和左良玉,两人之间早就超越了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形成了深厚的“知遇之恩”。
nbsp左良玉出身行伍,对侯恂这位进士出身、位高权重的东林党文官重臣给予的信任和赏识感激涕零。
nbsp史载,左良玉一生都对侯恂保持敬重,每次提及侯恂都会向南跪拜,称:“幸恂公活我!”
nbsp左良玉这句话也没有说错。
nbsp可以说,没有当初侯恂的提拔,就没有现在拥兵数十万、割据一方的武昌左良玉军事集团。
nbsp所以面对“恩人”之子,侯恂的独子侯方域,左良玉还是很客气的,甚至态度要比崇祯皇帝派出的中宫太监还要态度还要好。
nbsp“贤侄,怎的还站着?快坐快坐!”左良玉看到侯方域还站在原地,立马站起身,拉着侯方域坐了下来。
nbsp“多谢伯爷!”侯方域坐在椅子上,神色一动,主动开口询问道:“听说今天,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有圣旨驾到,不知所为何事?”
喜欢。
第515章 侯左往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