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越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李善长走进以“小明王”韩林儿为首的龙凤政权朝廷之时,李善长心中立即有了一个想法:龙凤政权必败。

    nbsp为什么李善长会作出这么个判断?

    nbsp他是经过深入分析的。

    nbsp当时的龙凤政权虽然经过短暂的辉煌,曾经夺取过安徽、河南一带大片土地,但在元军主力的反扑之下,其控制的地盘是越来越小。

    nbsp但龙凤政权的排场仍在,韩林儿接见下属的大殿里,到处是装饰得金碧辉煌。李善长也私下听说韩林儿及其母亲杨太后平常用度也是十分奢侈。

    nbsp如此一来,一些下属重臣,包括刘福通在内,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上行下效嘛!

    nbsp一个还没有夺取天下的政权,就在提前透支夺取天下之后的红利,焉能不败?

    nbsp李善长毕恭毕敬地高举着朱元璋的奏章,向前参拜了韩林儿。韩林儿让身边的太监接过了奏章,并当众朗读。

    nbsp太监读完后,韩林儿没有发话,而是问道:“众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nbsp一般能在决策一件重大事情之前,一点倾向性意见都不发表,直接问下属是什么意见的,只有两种人。

    nbsp一种人是能够掌控全局,故意以这种方式,看看下属是些什么意见的领导者。

    nbsp另一种人就是自己实际只是个傀儡,没有一点发言权,只能听之任之的傀儡型领导。

    nbsp韩林儿显然就是后者。

    nbsp他这话问完之后,下面鸦鹊无声,没有一个人发言。

    nbsp盛文郁、罗文素都低着头,时不时瞄一眼刘福通。

    nbsp这二人还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的。

    nbsp以前杜遵道当右丞相,盛文郁当左丞相,刘福通只是一个平章。因此杜遵道就逐渐自大起来,发展到后来,他都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了。

    nbsp这岂是刘福通能够忍受的?

    nbsp得了,你不把我放眼里。好了,我就让你闭上眼睛。就这样,杜遵道被刘福通杀了。

    nbsp杜遵道死了之后,刘福通当了右丞相,这下他是名符其实的韩林儿之下的一号人物。

    nbsp盛文郁、罗文素就聪明得多了,人家军政大权一把抓,和他作对无异于找死,凡事听之任之,当个“和稀泥”的太平官儿得了。

    nbsp既然盛文郁、罗文素有这个政治觉悟,那刘福通就少了很多麻烦。

    nbsp他们是在等自己发言表态呢。但刘福通还是不想让自己表现得太霸道,便拿眼瞅瞅自己的弟弟刘六。

    nbsp刘六心神领会,出列大声奏道:“臣有话说。”

    nbsp韩林儿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nbsp刘六奏道:

    nbsp“滁州、和州方向的红巾军本来已渡过长江,只要坚持下去,拿下集庆是指日可待。

    nbsp但郭天叙、张天佑不幸战死。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将战死要稳定住军心。

    nbsp我认为朱元璋的奏本说得很好,我也赞同他奏章里提出的方案。由朱元璋任平章政事,郭天爵任中书省右丞。

    nbsp这一是体现出对郭子兴后人的恩恤,二也是向大家表明一个态度,我们龙凤政权的用人策略是‘能者上。

    nbsp这样更能激发一些将士建功立业的热情。”

    nbsp刘六奏完入列,刘福通又看看盛文郁。

    nbsp盛文郁是左丞相,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好歹这些人中,除了刘福通就属他的官儿最大。

    nbsp刘福通拿眼看他,意思很明确,你赶紧表态吧!

    nbsp盛文郁、罗文素早就一直盯着刘福通,看他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他的弟弟刘六打响了第一枪,现在轮到盛文郁了。

    nbsp于是,盛文郁出列奏道:“臣也有话讲。”

    nbsp韩林儿仍旧是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nbsp盛文郁当然是顺着刘六的话头,接着向下说。

    nbsp无非就是说郭天爵尚且年少,又没什么带兵经验,不适宜担任滁州方向的一把手。朱元璋则已是身经百战,由朱元璋担当平章政事兼都元帅是再适合不过了。

    nbsp盛文郁说完,罗文素接着说。

    nbsp无非就是再一次论证朱元璋奏章的正确性,以及任命朱元璋为滁州、和州方面一把手的现实紧迫性。

    nbsp最后,刘福通也表了态。

    nbsp无非就是什么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说明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什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类的。

    nbsp总之,明明是刘福通一心想提拔朱元璋当个地方的一把手,最终成了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