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 小暑·温风至而蟋蟀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灵蝶衔春·二十四节气医仙录》

    nbsp一、温风蟋蟀·暑湿交蒸

    nbsp小暑前三日,药王谷的空气如同被蒸煮过的米浆,黏腻得能拉出丝来。青梧推开药寮那扇刻有34;清热利湿34;纹的木门,一股混合着菖蒲与艾草的辛香扑面而来,檐下的蛛网被露珠压得低垂,每颗露珠都折射着七彩光晕,却又带着浑浊的质感,宛如人体经络中湿热交缠的微观镜像。云叟拄着拐杖站在药田边,拐杖头的木蝴蝶雕像上凝结着两层水珠:上层清澈(属暑热),下层浑浊(属湿浊),恰似《金匮要略》中34;清浊相干34;的病理模型。

    nbsp34;《周易·系辞》曰:39;润之以风雨。39;小暑之候,热蒸湿动,如釜中沸水,蒸腾为雾。34;老人的银髯上挂着细密的汗珠,拐杖轻点药田中的滑石矿脉,34;此时太阳黄经达一百零五度,斗指辛位,辛属肺金,暑湿伤肺,首当犯之。观此滑石,色白入肺,质滑利窍,恰合39;肺为水之上源39;之理。34;

    nbsp药田里的滑石矿脉蜿蜒如人体三焦,表面的白色纹理与手太阴肺经走向完全吻合,滑石表面的水珠用指尖轻触,凉意透骨却又黏滞难去,正如暑湿之邪34;黏滞重浊34;的特性。木蝴蝶树的叶片上布满暗绿色水霉,半透明的荚果变得浑浊如浆,恰似34;湿浊蒙窍34;时的头重如裹;树下的蟋蟀草蜷缩成团,叶片边缘泛起焦黄色,草根周围的泥土呈暗红色,用竹片挑起,竟有淡淡的腥气,正是34;湿热瘀阻肝经34;的微观呈现。

    nbsp远处的溪流失去了往日的清澈,水面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倒映着灰蓝色的天空,偶有蟋蟀跃出水面,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如同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缩影。青梧忽然想起《素问·生气通天论》中34;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34;的论述,此刻的药王谷,正如同一个巨大的人体,在暑湿交蒸中演绎着疾病的生成。

    nbsp二、暑灵寻踪·蝶舞溽暑

    nbsp巳时初刻,青梧背着葛布药篓踏入湿草地,脚下的泥土发出34;噗嗤34;声响,裤脚瞬间被半人高的菖蒲叶上的露珠浸透,热烘烘的湿气顺着足太阴脾经窜至膝窝,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在揉捏阴陵泉穴,带来微微的酸重感。行至溪流旁,菖蒲丛中忽然腾起一团橙黄色光影,那光影并非固定形态,而是由无数细小的水珠凝聚而成,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却又在中心地带透着浑浊的灰黄,如同一幅流动的《潇湘水云图》。

    nbsp近前细看,是一只蝴蝶:翅展五寸有余,翅面呈橙黄色,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却又被水波纹路分割成不规则的块状,每一块纹路中都倒映着天空的云朵,呈现出34;暑热夹湿34;的复杂象数;尾突如两颗饱满的稻粒,尖端泛着青灰色,对应脾经的34;阴陵泉丰隆34;二穴,表面凝结着细小的冰晶与水珠,象征着34;湿郁化热34;的病理过程;翅脉呈网状分布,主脉为赤色(属暑),支脉为黄色(属湿),相互缠绕如麻花,每一道脉络上都挂着细小的水珠,随着翅膀振动而滚动,却始终不脱离脉络,恰似湿浊在三焦经中的升降出入。

    nbsp34;暑灵蝶!34;青梧惊呼,此蝶翅纹与《灵蝶秘典》中的34;暑湿弥漫图34;完全吻合,翅面上的水珠滚动轨迹竟与人体三焦的循行路径一致。蝴蝶振翅而起,翅尖划过菖蒲叶,叶片上的露珠瞬间聚成细小的漩涡,如同一台微型水泵,将叶片表面的湿浊导入根部,这34;提壶揭盖34;的奇妙景象,正是中医34;开宣肺气以通调水道34;的活体演示。

    nbsp蝴蝶飞向暑气台,途经之处,木蝴蝶的翅膜上浮现出淡青色的34;湿34;字,笔画间渗透着半透明的水渍,仿佛用湿气写成;滑石表面的水珠则聚成溪流,沿着34;暑34;字的笔画流淌,形成34;暑34;字的轮廓,却又在笔画交叉处积成小水洼,象征着34;暑湿互结34;的病理状态。青梧跟随其后,见路面的青苔上布满细小的脚印,脚印边缘模糊不清,如同一幅34;湿浊困脾34;的活体图谱,每一个脚印都对应着人体的脾经穴位,仿佛在诉说着暑湿之邪由表入里的路径。

    nbsp三、暑气仙踪·湿热妙演

    nbsp暑灵蝶停在暑气台的石拱门上,门额34;暑气台34;三字被湿气浸润,笔画间凝结着水珠,仿佛刚从水中捞出,34;暑34;字的日旁积水成潭,34;气34;字的米旁泛着霉斑,尽显暑湿之象。门内是一座圆形高台,台基用整块滑石雕刻而成,台面铺满新鲜的菖蒲叶,叶片上的露水与台基的滑石相互映衬,形成34;天然六一散34;的意象。中央立着一座34;暑湿交蒸鼎34;,鼎中盛满浑浊的汤水,水面漂浮着木蝴蝶与滑石粉,汤水表面凝结着一层油状物质,正是34;暑湿交蒸34;的病理模型。

    nbsp鼎旁站着一位身着红黄相间云锦衣裳的仙童,头戴荷叶冠,冠上插着三支菖蒲,象征34;端午辟秽34;的习俗;腰系水波纹玉带,带上串着滑石、佩兰、藿香、青蒿等清暑化湿之药,每一味药材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相互交融成复杂的气味图谱;手中握着一支34;暑气杖34;,杖头雕刻着神农氏尝百草遇暑湿的图案,神农氏左手持滑石,右手握木蝴蝶,脚下踩着湿热交蒸的土地,寓意着人类与暑湿斗争的悠久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34;小暑之候,暑为天之热气,湿为地之湿气,二者相搏,如油入面,难解难分,故曰39;暑多夹湿39;。34;仙童开口,声音如夏日雷雨前的闷雷,却又带着丝竹的清越,34;滑石味甘淡而性寒,体滑而利窍,能清热解暑,利水渗湿,如清渠引流,导暑湿之邪从下焦而出;木蝴蝶味苦甘而性寒,体轻而疏肝,能清肺利咽,和胃止呕,如清风拂袖,散暑热之邪从上焦而解。二者相使为用,如上下分消,共奏39;清热不恋湿,利湿不伤阴39;之功。34;

    nbsp仙童挥动暑气杖,鼎中浊汤应声分为两层:上层赤黄如铁锈(属暑热),下层暗绿如淤泥(属湿浊)。他将木蝴蝶与滑石轻轻投入鼎中,只见:

    nbspnbsp木蝴蝶如一片轻盈的荷叶,飘至鼎中上层,清苦之气化作赤色烟雾,烟雾中显现出肺经的轮廓,直达模型的肺部,模型的34;发热恶寒咳嗽痰黏34;如晨雾遇风,逐渐消散;

    nbspnbsp滑石如一把细腻的金沙,沉入鼎中下层,甘淡之性化作黄色溪流,溪流中映出膀胱经的路径,直达模型的膀胱,模型的34;小便短赤身重疼痛34;如冰遇暖,渐渐缓解。

    nbsp两股药力在鼎中中层交汇,形成螺旋状的清浊分离图,赤色烟雾与黄色溪流相互缠绕,如同一对纠缠的阴阳鱼,最终在模型的中焦脾胃处融合,化作一片清透的碧色,象征着暑湿之邪被彻底分化,人体恢复清浊有序的状态。

    nbsp四、相使妙理·木石和鸣

    nbsp34;木蝴蝶与滑石,一者轻清上浮,如夏日凉风,入上焦以清暑热;一者重浊下沉,如秋日溪流,入下焦以利湿浊,看似分治上下,实则相使为用,共成39;提壶揭盖,导水下行39;之功。34;仙童以暑气杖指点鼎中,投射出七情配伍图谱,图谱中木蝴蝶与滑石的药性轨迹如两条交缠的蛟龙,34;木蝴蝶之轻清,可引暑热从肺经而散,此为39;提壶揭盖39;法,犹如打开水壶之盖,使水流畅通;滑石之重浊,可导湿浊从膀胱而走,此为39;通因通用39;法,犹如疏通河道,使洪水得泄。二者合用,如琴瑟和鸣,刚柔并济。34;

    nbsp青梧触类旁通,从药篓中取来藿香(化湿和中)、生甘草(清热解毒),请求仙童演示更多配伍可能。仙童欣然应允,将藿香撒入鼎中湿浊层,生甘草投入鼎中暑热层,只见:

    nbspnbsp木蝴蝶的轻清气机如夏日午后的凉风,吹散藿香的浊腻之性,使其化湿和中的力量更专注于脾胃,模型的34;脘腹胀满恶心呕吐34;如雾散云开;

第十一回 小暑·温风至而蟋蟀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