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坐忘崖上证五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金属之音(土生金)。

    nbsp34;饮此粥,如土得木而化,得金而收。34;赤鳞君示意少女喝下粥汤。粥入腹中,少女腹中传来汩汩水声,如春水融冰,先前的滞气竟化作肠鸣音,向大肠传导。

    nbsp第四节nbsp天平地成nbsp五行圆融

    nbsp申时三刻,昼夜平分线准时扫过坐忘崖。赤鳞君见少女左手不再灼热,右手已转温暖,便取出红景天与陈皮,置于五行平衡尺上。红景天色赤(火),陈皮色黄(土),在尺上形成34;火生土34;的完美弧度。

    nbsp34;看这红景天的鳞片,竟有一半泛着水色。34;小茯惊呼。众人细看,果见赤鳞君的鳞片左半呈火红色,右半呈琥珀色(水之精),正是34;水火既济34;之象。

    nbsp赤鳞君将红景天研成粉末,加入少许醋(酸入肝)炒制,再与蜜制陈皮(甘润肺)混合,制成34;龙虎和中丹34;。药丸成型时,空中忽然落下五彩花瓣,分别落入五行幡中,化作青气(肝)、赤气(心)、黄气(脾)、白气(肺)、黑气(肾),最终聚于药丸之上,凝成34;平34;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少女服下丹药后,沉睡片刻醒来,指尖已现淡红色。她望向崖外,见昆仑山的雪线恰在半山处,上半是皑皑白雪,下半是青青草色,分明是一幅天然的阴阳鱼图。

    nbsp34;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棵树,根须扎在黑土里,枝叶伸向红太阳,中间有金色的风穿过;她轻声说道,眼中泛起清亮的光泽。

    nbsp赤鳞君望着她腕间的脉搏,见肝脉已从弦急转为和缓如琴弦轻拨,脾脉从细弱转为充盛如春苗破土,心中豁然开朗。他转身望向五运灵台,只见浑天仪上的34;春分34;刻度渗出五色药液,在34;木火土金水34;之间形成完美的圆环——那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闭环。

    nbsp小术将晷盘转向34;春分34;刻度,晷影恰好落在34;肝心脾肺肾34;五藏交汇处,旁边浮现出一行小字:34;非平衡无以制亢盛,非调和无以化乖戾。木不横折,土不壅滞,火不炎上,水不滔天,金不刑克,此乃春分至道。34;

    nbsp暮色中,赤鳞君带着众人返回药圃。他将剩余的龙虎和中丹埋入红景天根部,只见植株瞬间分出两股枝条:一股向上生长,开赤色花(应心火);一股向下蔓延,结黄色果(应脾土)。而在植株中部,竟生出几片淡紫色的叶子(火土合德之色),叶脉间流淌着金银双色汁液——金为肺,银为肾,正是34;金生水,水生木34;的延续。

    nbsp神农仙官的声音再次响起:34;善哉!知五行者,当知其圆融之妙。非木克土,乃木疏土;非火克金,乃火锻金;非水克火,乃水济火。平衡之道,不在静止,而在动态相制。34;

    nbsp赤鳞君伸手接住一片春分时节特有的34;阴阳叶34;,叶片一半为阳面(光滑),一半为阴面(绒毛)。他忽然领悟:原来中医的平衡,从来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如这阴阳叶般,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在流动中达成稳定。就像红景天与陈皮的配伍,一温一燥,一升一降,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调和肝脾的妙用。

    nbsp是夜,昆仑山的药圃里,红景天与陈皮的植株竟自发地缠绕生长,形成一个天然的五行环。赤鳞君望着这奇景,心中一片澄明。他知道,下一个节气的挑战还会到来,但此刻,他已真正懂得了34;平衡34;的真谛——那是天地之道,也是医者之道,更是生命之道。

    nbsp章回小结

    nbsp此章以春分平衡为核心,通过少女34;上热下寒34;的病症,深入演绎34;阴阳互藏五行圆融34;的中医思维。赤鳞君在坐忘崖上布五行幡、行观气法,将人体五脏与天地五方对应,体现34;天人同构34;的治疗理念。红景天与陈皮的配伍在此章升级为34;龙虎和中丹34;,加入枸杞、沙参等药物,展示34;七情配伍34;中的相须、相使法则,同时通过醋制、蜜制等炮制过程,体现34;制药以适其性34;的原则。环境描写上,春分的昼夜均平、日月潭的半冰半水、阴阳叶的双面特性,均隐喻34;平衡非静止,而是动态和谐34;的哲学思想。结尾处药株的五行环生长,将抽象的五行理论转化为具象的神话场景,深化34;五行圆融,生生不息34;的主题,为后续章节的药性修炼埋下伏笔。

    喜欢。

坐忘崖上证五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