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御仙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生存与功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左右及身后又有百十支利矢飞射而出。

    nbsp被搀扶的士子,勉力支撑着走了两步,就被弩箭射中身躯,倒飞出去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了生机;扶着同伴的士子,步了他们同伴的后尘,不是被射伤就是被射杀。

    nbsp那些执意前行的身影,注定要经受前路的劫难。他们经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注定看不到雨后的彩虹,只能死在风雨之中。

    nbsp但他们铁了心,好像入了魔,前赴后继。

    nbsp当校尉第三次举起手中横刀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整军回营。”

    nbsp校尉眼神一变,动作没有丝毫迟疑,归刀入鞘,低喝一声“回营”,就率先调转了马头。

    nbsp军令在身的时候,他杀光眼前不反抗的士子也不会动容,哪怕事后会反胃;军令撤销的时候,他收军回营也不会有丝毫迟疑。

    nbsp张器身上中了五矢,后两支在大腿上,也不知那些骑兵是不是有些同情或者是敬佩他,弩箭竟然没有射中他的要害。

    nbsp数百精骑脚踩滚滚烟尘远去后,在士子们面前的官道上,就出现了一个身着官袍的青年官员。

    nbsp看到这名官员,脸色纸白张器笑了笑,艰难的拱手见礼。

    nbsp不仅是他,他身后的世子们,无论是身上插着弩矢还是没插着弩矢的,无论是身上在流血还是没在流血的,无论动作规范还是无力规范的,都向这名官员行礼。

    nbsp官员没有摆谱,紧跟着还礼。

    nbsp委实是不能摆谱。

    nbsp因为他是张仲生。

    nbsp曾经扬州儒门的士子。

    nbsp中原之战后,他就和杨行密、孙儒等人投到了李晔麾下,也算是归顺朝廷了。

    nbsp“师叔何苦如此?”张仲生看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士子,以及那些中箭后模样悲惨的伤者,不忍的摇了摇头。

    nbsp他说的何苦,自然是张器没必要带着昔日扬州儒门中,这群注定无用的书生,用性命来换取一个祭拜孔庙的机会。

    nbsp几名士子来到张器身旁,想要帮他拔除弩矢,为他治疗伤势,被他摆手推开,正色看向张仲生道:“老夫身后有八百儒门弟子,没来的弟子还有三千之众。这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安王就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

    nbsp不得不说,跟高骈曾经统御过的广袤地域、无数官吏,和众多儒门学舍相比,三千多士子真的太少。然而这是时隔两年后,还聚集在一起的一群士子,不说才能如何,心性至少不会太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张仲生苦笑道:“安王吩咐过,如果你们诚意足够,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nbsp对张器等人而言,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好消息。

    nbsp然而,张仲生之所以用苦笑的方式述说,就证明这个“诚意”绝对不是等闲。

    nbsp眼前倒在地上的二十多具尸体,三十多名伤员,就是“诚意”的必要组成部分。

    nbsp对张器等人而言,这是残酷的。

    nbsp然而张器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nbsp现如今安王掌控天下,说他们是仰人鼻息,那都是高看他们了。他们的生死荣辱,完全就在李晔一念之间。李晔就算杀光他们,也没人能说个不字,毕竟曾经是敌人。

    nbsp“安王果然仁慈,我等感念不尽!”张器动容道。

    nbsp付出二十几条性命,就能换来扬州儒门一脉的士子,跟青州儒门拥有同样身份,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哪怕自己死了都无怨无悔。

    nbsp昔日,道门跟李晔为敌,可李晔并未对道门赶尽杀绝,而是扶持了全真观;昔日,释门跟李晔为敌,李晔也没有灭绝释门,而是扶持了无空释门。

    nbsp李晔对待道门、释门的态度,让张器等人意识到,只要他们愿意真心投靠李晔,接受李晔的改造,成为李晔的爪牙,就有可能拥有一线生机与未来。

    nbsp这才是他们现在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赶来曲阜想要祭拜孔子的原因。

    nbsp进入孔庙祭祀,只是一个由头一个借口罢了。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吸引李晔的目光。如果李晔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那他们就算是付出所有,也会奋力抓住。

    nbsp孰料,张仲生却是摇了摇头。

    nbsp在张器不解又忐忑的目光中,张仲生沉声道:“安王的确仁慈,但安王的仁慈只对自己人。昔日的扬州儒门一脉,曾经祸乱过大唐社稷,现在要想在大唐拥有士子身份,仅仅是付出几十条性命的代价,远远不够。

    nbsp“安王甚至不在乎你们付出多少性命,哪怕你们全都死光,安王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安王在意的是,你们能为大唐立下什么功勋,能为江山社稷立下多少功勋。于皇朝有功者,才能在皇朝拥有身份,才能成为安王爪牙!

    nbsp“师叔,我说的够清楚了吗?”

    nbsp这番话落在张器耳中,让他陷入沉思。

    nbsp只是须臾,他就明白了李晔的意思。

    nbsp张器认真点头:“老夫明白了。请转告安王,张器会带着这群儒门士子,为大唐立下足够拥有身份的功勋。”

    nbsp这话说完,他就张开双臂,示意身后的士子为他拔箭裹伤。

    nbsp张仲生笑了笑,“接下来,师叔打算去哪儿?”

    nbsp张器道:“北境。”

    nbsp.....

    nbsp很多时候,李晔希望时间过得慢些,这样他就有更多时间收集百姓气运;但在某些时候,他又希望时间过得快些,如此他就能将那些跳得欢快的小丑们,马上斩于剑下。

    nbsp无论如何,冬日终究是过去了,春天已经到来。

    nbsp而李晔,将要离开长安赶赴楚地。

    nbsp此行,他要解决马殷,也要解决南诏。如果彼处有契丹大修士的埋伏,他也要顺手解决掉那些契丹神使。

    nbsp如果是年前,李晔不会认为这次的行动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现在,经过这么多时间的反复推演,他开始觉得此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nbsp事到临头需放胆,李晔也没什么需要犹豫的。只不过在南下之前,他需要长安绝对稳定。长安没有什么不稳定的因素,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皇帝李俨。

    nbsp李俨之所不稳定,并不是他对李晔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而是他的身体状况现在愈发不堪,前些时日竟然还大病了一场。

    nbsp对练气修士而言,生病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nbsp对李晔而言,让自己的兄弟大病,也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

    nbsp所以,他对李晔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治疗,以自己阳神真人境巅峰的修为,帮助对方彻底恢复了强健体魄。

    nbsp代价不是没有,在治疗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以为李晔是要弑君。毕竟,用自己的灵气和气机去影响对方,就算不是弑君,也有控制对方的嫌疑。

    nbsp李晔之前不放开手帮助李俨,就是顾忌这些。

    nbsp然而眼下,李晔做的义无反顾。

    nbsp因为他很清楚,李俨其实是寿元将尽了。

    nbsp按照前世的记忆,这个时候李俨差不多就该死了,然后将皇位传给他。

    nbsp但这毕竟不是前世,李晔也不再是那个不能修行,困顿潦倒于市井的废物。前世篡夺了他皇位的朱温,现在也没有坐拥中原。

    nbsp所以李晔帮李俨续了命,给了对方健康到不能再健康的身体,让他可以继续在自己的音律世界中尽情倘佯。

    nbsp李晔做这件事的时候,反对的不仅是李俨的心腹宦官,还有李晔的嫡系官将,包括李振这些人。

    nbsp从权谋的角度上说,李俨死了,对李晔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作为宗室子弟,又是平定天下、收服河西的权臣,他可以顺理成章继承皇位,不会有多少人不服。

    nbsp从李晔修为境界的角度上说,君临天下,他的个人命运、气运,就跟皇朝完全融为一体,对天下就能更加如臂指使,百姓气运的汇聚,将不会再隔着一层膜。

    nbsp但所有这些,在李晔这里,都不可能跟兄弟情谊相提并论。

    nbsp李俨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个好兄弟,现在还将皇朝大权都给了自己,没有丝毫猜忌。古往今来,这样的帝王恐怕也只有李俨了,自己不能对不起他,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nbsp针对这件事,只有一个人明确表示了对李晔的支持与赞赏。

    nbsp岐王李茂贞。

    nbsp心情轻松的李晔,就这样带着岐王率军南下。

    喜欢。

第九章 生存与功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