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奋发与荣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晨光里的校报边角

    nbsp六月的长春刚褪去春寒,清晨五点半的阳光已斜斜切进图书馆七楼的落地窗。林阳指尖划过《教育心理学》第327页,油墨味混着窗外新割青草的气息,在寂静的自习区里洇开。书页间夹着的校报边角被晨光镀成暖金色,标题“文学院大三学生林阳斩获校级学术论文竞赛二等奖”的铅字下,还能看到半截被撕掉的副标题——那是他昨晚熬夜修改论文时不小心扯破的。

    nbsp桌角的不锈钢保温杯冒着凉气,里面的浓茶早被喝空。自上学期末在老姑家过周末时,被大他七岁的表姐李曼“刺激”着立下“绩点冲3.8”的flag,他的生活就成了图书馆、自习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循环。食堂靠窗的阿姨如今见他走近,不等开口就会舀出固定的“一荤两素”——红烧肉配清炒西兰花和蒜蓉油麦菜,结账时还会多塞个卤蛋:“小林同学,看你天天来,学习累吧?”

    nbsp手机在堆满专业书的缝隙里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时,林阳正用荧光笔在“自我决定理论”段落下画波浪线。校内网周刊主编李雪的头像跳个不停,对话框里甩出一串感叹号:“林阳!!《夏蝉与火炬》又拿了季度人气王!文学副刊那边说这学期的年度校园文学奖,你这篇是头号种子选手!”

    nbsp他指尖顿了顿,退出聊天框点开校内网主页。置顶的连载页面下,《夏蝉与火炬》的《操场边的倒计时牌》正飘着新评论:“学长组织社区跳绳赛那段太真实了!我们小区楼下现在也有奥运主题健身角了!”“求问作者大大,主角在雨夜修旗杆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学校国旗班?”往下翻了翻,数十条“催更”和“蹲一个火炬传递线”的留言里,夹杂着几条他的消息,头像大多是穿着校服的卡通小人。

    nbsp去年冬天那个雪夜,他在图书馆顶楼避风阁躲寒,随手在草稿纸上写下“大学生用废旧羽毛球拍给社区孩子做奥运五环模型”的片段,没想竟在这个春天长成了连载半年的故事。故事里没有支教老师,只有一群在奥运年里笨拙地组织校园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主角常说的那句“火炬不一定在鸟巢,也可能在咱们每天跑的操场”,成了不少读者在评论区接龙的金句。

    nbsp(二)天津打来的长途电话

    nbsp“嗡嗡——”手机第二次震动时,林阳正把《教育心理学》塞进书包。屏幕上跳出的来电显示让他愣了一下——“老姑家二姐”。他快步走到楼梯间接起,听筒里立刻炸开李曼带着天津口音的笑:“林阳!四舅母刚跟你老姑通电话,说你校报上登照片了?让我看看是不是还是那副戴眼镜傻呵呵的样子?”

    nbsp“姐,那是学术论文竞赛的报道,”林阳靠着楼梯扶手,听着电话那头隐约传来商场广播的背景音,“你在津南商场上班呢?这会儿不忙吗?”

    nbsp“忙啥呀,这会儿正歇班呢。跟你说啊,姐上周卖出去十箱奥运主题保温杯,经理还夸我嘴皮子溜——对了,你那小说真那么火?我跟你老姑说了,她逢人就夸‘我侄子在长春当大作家,整得我都想找你要个签名本,回头摆在柜台当卖点。”李曼的声音透着一股子热络,“对了,你上次说想冲绩点,现在咋样了?可别光写小说耽误正事儿,你老姑说了,要是这学期绩点没到3.8,暑假从长春回老家得挨她擀面杖——”

    nbsp林阳忍不住笑出声。李曼是老姑家的独生女,从小也是跟我们老林家的兄弟姐妹们一块儿长大的。说是表姐,却比亲姐还亲:他上高中时偷藏漫画书,是她帮着打掩护;她毕业就一直在老家打拼,第一个月工资就给他买了新球鞋。去年寒假他回天津找她,在商场员工宿舍里,她看着他期末成绩单上3.2的绩点直摇头:“林阳啊,你这成绩跟你写小说的劲儿差远了!你看姐在商场,每个月都得冲业绩,你在学校咋不能冲个绩点?”

    nbsp就是这番话,让他在返校后立下了flag。此刻听着电话里表姐连珠炮似的叮嘱,他望着楼梯间窗外那面正在升起的校旗,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塞给他的那包天津麻花——包装袋上还印着“北京奥运合作伙伴”的标志。

    nbsp“知道了姐,我这学期选修课都选了高分段的,论文也拿了奖,绩点肯定能上去。”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我们学校在搞奥运模拟火炬传递,我报名参加选拔了。”

    nbsp“真的?!”李曼的声音陡然拔高,“那可得好好表现!姐跟你说,我们商场最近也在搞‘奥运服务标兵评选,我还报了普通话培训班呢——等你当上模拟火炬手,姐在津南给你买个火炬模型寄过去!”

    nbsp挂了电话,林阳低头看了看手表。六点十五分,操场上该有晨跑的学生了。他把手机塞回裤兜,书包带子在肩上勒出紧实的弧度,下楼时路过公告栏,果然看到一群人围着新贴的海报——“长春师范大学奥运火炬传递模拟活动志愿者招募”,红色标题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横幅图案被阳光照得发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三)编辑部里的奥运特刊

    nbsp周刊编辑部在文科楼三楼,林阳推门进去时,主编李雪正站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屏幕比划。满屋子都是纸张翻动的哗啦声,空气中漂浮着打印机墨水的味道,墙上新贴的奥运倒计时日历被红笔圈出了“76天”的数字。

    nbsp“林阳你可算来了!”李雪转过身,手里扬着一叠打印稿,“刚接到校宣传部通知,咱们周刊被选入‘全国大学生奥运主题网络联展了!北大、复旦的校内网都会转载咱们的内容!”她指着屏幕上的邮件,“你看,组委会特别提到了《夏蝉与火炬》,说你写的‘校园奥运题材特别贴合‘全民参与的主题,让咱们把这篇作为重点推送到联展平台。”

    nbsp林阳凑过去看,邮件正文里“青春活力”“时代共鸣”几个词被标了加粗。他想起昨晚写到凌晨的章节:主角在操场捡垃圾时,偶然发现被风吹落的奥运宣传页,于是带着同学们把废旧塑料瓶做成“迷你火炬”,在社区小巷里搞了场“儿童火炬传递”。评论区有读者留言:“原来奥运精神可以这么近。”

    nbsp“所以我打算做一期奥运特刊,”李雪把打印稿塞到他手里,“你看这个策划案——‘80后的奥运视角专栏就交给你了,首期就写你参与模拟火炬手选拔的经历,再结合《夏蝉与火炬》里的情节,做个‘现实与文学的联动专题。”她顿了顿,压低声音,“还有个好消息:校报那边想做个‘奥运年里的长师人专访,第一个就想约你,说你既是学术竞赛获奖者,又是校园文学新星,特别有代表性。”

    nbsp窗外

第120章 奋发与荣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