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仙帝归来纵横花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杨平的反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nbsp方小文一开口,立刻就有人叫了出来。

    nbsp“是《离骚》!”

    nbsp《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先秦文学的经典。

    nbsp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自述身世、遭遇、心志,反复倾诉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倾吐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nbsp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nbsp这首长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高中语文课本也曾节选,并要求背诵。

    nbsp“《离骚》的难度确实比《逍遥游》高,可如果只是背节选部分的话,算不了什么,除非……他背全文!”

    nbsp“《离骚》全文?我还没听说谁能背得出来,这可是将近三千字啊!”

    nbsp“而且这么多生僻字,形式长短不一,要想全部背出实在太难了!”

    nbsp众人议论了一阵,又屏息凝神继续听了下去。

    nbsp只听方小文又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nbsp通常高中只要求背到这里,不算太难。

    nbsp众人猜测,光凭这个还不足以胜杨平,方小文应该不会止于此。

    nbsp果然,只听方小文继续背诵:“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nbsp这是《离骚》的第二部分,到了这里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继续背了,而方小文继续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nbsp他开始背诵第三部分。

    nbsp“看来方小文是打算背诵全文了!”

    nbsp众人这样想。

    nbsp“叮铃铃……”

    nbsp下课铃响了。

    nbsp17汉语言文学1班的人还在教室里没有出去。

    nbsp有路过的人感觉很奇怪,忍不住向里面张望。

    nbsp这一看就发现了蹊跷。

    nbsp“喂!你们在干嘛?”

    nbsp有人在教室外面悄声问。

    nbsp坐在后排的人将来龙去脉告知询问的人。

    nbsp立刻,外面的人兴奋了,相互告知,更多的人知道了这里正在进行比赛。

    nbsp越来越多的人赶过来,围在教室门口。

    nbsp17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个班,此时其他两个班的学生都闻讯赶了过来,还有很多中文系其他专业的人,如对外汉语等,也在外围观。

    nbsp因为在同一栋教学楼上课,所以中文系的人得知消息最快,对发生在系里的事情也最感兴趣。

    nbsp得知汉语言文学的人在进行背诵比赛,都忍不住来凑热闹。

    nbsp“听说那个方小文和杨平是在比赛背诵课文,谁背的多背的难,谁就赢了!”

    nbsp“刚才方小文背出了《滕王阁序》和完整的《过秦论》,杨平背出了《洛神赋》和完整的《逍遥游》,现在那个方小文在背《离骚》呢!”

    nbsp“这么厉害?!连《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都能背诵,还有《逍遥游》完整版!这两个人了不得啊!”

    nbsp“那个杨平是谁啊?方小文我知道,是咱们系里有名的记忆力强悍的人物,没想到这个杨平也这么厉害,17汉语言文学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nbsp“听说是新来的,今天第一次来上课,没想到实力这么强!”

    nbsp……

    nbsp17汉语言文学上课的教室外面,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nbsp大家都想看看这场比试的结果。

    nbsp听到方小文在背《离骚》,很多人都投去佩服的眼神。

    nbsp《离骚》是公认难背的,而且还是全文,这简直在挑战普通人的极限。

    nbsp整个人文学院还没听说谁能背出《离骚》全文的,如果这次方小文背出来了,那他绝对是第一个做到的。

    nbsp方小文见外面人越来越多,他背得更起劲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nbsp“我背完了!”

    nbsp方小文背完最后一句,也是松了口气,得意地扫了一眼班上的人,还有外面围观的人。

 &nb

第25章 杨平的反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