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完整的《过秦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秦论》?这篇散文虽然是汉代的,可不难背吧。”
nbsp“是啊,这方小文要是背《过秦论》,恐怕还是比不上刚才杨平背的《洛神赋》吧!”
nbsp众人窃窃私语。
nbsp“哼!等着看吧!”
nbsp方小文邪邪一笑,开始背了起来:
nbsp“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nbsp“……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nbsp“……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hn取……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nbsp“……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sd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nbsp“……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nbsp背到这里,在场之人都觉平平无奇,毕竟《过秦论》这篇文章大家都很熟悉了,很多人都能背诵。
nbsp贾谊的文字充满气势,又有韵味,长短错落,高低起伏,很适合一气呵成的背诵。
nbsp但单单要靠这篇文章要胜过《洛神赋》怕是有些困难,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滕王阁序》难背。
nbsp正在众人以为方小文背完之时,只见方小文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又接着背道:
nbsp“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nbsp班上的人立刻愣住了。
nbsp“咦,《过秦论》不是背完了吗?怎么还有?”
nbsp一些人不解。
nbsp“不对,这是《过秦论》中篇!《过秦论》原本就有上中下三篇,高中课文节选的只是上篇,上篇最广为人知,可实际上,贾谊的这篇政论散文却是有三部分的!”
nbsp有人惊呼。
nbsp很多人也反应过来了。
nbsp的确,课本中早就注明了是“节选”,只是很多人没有在意,忽略了这一细节。
nbsp也很少有人去刻意背《过秦论》中剩下的部分。
nbsp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以为《过秦论》就是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了。
nbsp这也是许多高中生,乃至普通大众所认为的。
nbsp不过对学汉语言文学的人来说,就不能只知道上篇了。
nbsp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把上中下三篇都列出来了。
nbsp“太厉害了吧,竟然连中篇也能背,他该不会还能背出下篇,背出完整的原文吧!”
nbsp众人充满期待。
nbsp只听方小文还在背道:“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nbsp“……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nbsp“……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nbsp“……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nbsp背到这里,方小文特意看了一下众人的表情,发现众人都是一脸崇拜,他立刻飘飘然,十分得意,紧接着道:“下篇!”
nbsp他把“下篇”两个字咬得很重,显然是在提醒大家,他已经背完上篇和中篇了。
nbsp果然,听到他的话,人群耸动。
nbsp“竟然就是下篇了!”
nbsp“我对过了,他真的背出来了,而且几乎没有错误!”
&nb
第23章 完整的《过秦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