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孙权再次叛蜀汉,陈到连夜赶汉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兴五年七月初十,长安。
烈日当空,蜀旗飘扬。诸葛亮立于长安北门之上,身后赵云、马岱、魏延、霍弃疾并列而立,姜维统率新编长安军团,整肃秩序。城中百姓,皆披青衣、张灯结彩,庆祝汉军重夺西京。
凉州、雍州使者跪于城前,送来降表。
“吾主徐邈,愿归附蜀汉,重整凉州,献地献兵,以报大汉之恩。”
“雍州百姓,受魏政压榨已久,愿归汉室,迎大义之师。”
诸葛亮一一点头,语气肃然:“天命在我大汉,非诸侯之私斗,今两州归心,乃民心所向也。”
赵云轻抚龙胆亮银枪,朗声道:“丞相,若再下一州,弘农必是下一个门户。”
“然弘农地近许昌,魏皇曹丕必重兵把守。”
马岱抱拳:“愿为先锋,破魏之骨!”
魏延瞪目怒道:“先锋之职,非我莫属!”
诸葛亮微微一笑:“不急,弘农之后,乃魏心腹地也。然,风未息,东南有波。”
与此同时,建业吴宫,孙权一掌拍碎几案,碗盏翻飞,酒水四溅。
“可恨!诸葛亮竟已取长安,若再得弘农,北伐成功,我东吴岂不危矣?”
群臣皆低头不语。
鲁肃之子鲁睿进言:“陛下,蜀汉乃联军之友,北伐本是共谋大计,此刻撕毁盟约,实乃大忌。”
顾雍亦道:“若今蜀汉北伐成功,曹魏一灭,蜀吴合并,天下或可归一,陛下岂不共享江山之功?”
孙权冷笑:“共享?朕看是‘吞并!尔等可知,若诸葛亮真成了,他们‘蜀字去掉,只剩一个‘汉字,那便不再有东吴立足之地!”
张昭急道:“然若此时攻蜀,恐成众矢之的,曹魏未灭,东吴便先变,此非良策。”
“良策?呵!”孙权走下龙座,目光森冷,“那你们说,我是坐等蜀汉灭魏,再来灭我东吴?”
群臣默然。
孙权转身挥袖:“传朕命!东线整军,八月初一,兵发白帝城。先下夷陵,再攻江州。蜀吴边境,只能是一方之主!”
此时的蜀吴边境白帝城,王平、关平、关银屏、关索与鲍三娘正依命驻守边疆。
王平沉声对众人道:“丞相料事如神,果知孙权反复,命我等提防于此。”
关平拔出青龙刀,目光冷峻:“我父之仇未报,此次若吴军再敢犯边,我关家子孙誓不容其寸进!”
关银屏亦不逊色,英姿飒爽:“诸葛丞相信我等守得住白帝,我等自不会辱命。”
鲍三娘手持弓弩,望向东南:“吴军若来,我第一个射他孙权!”
关索笑着摇头:“小娘子,射他之前得先让我把他腿砍了。”
众人哈哈一笑,杀气未减。
王平沉声道:“江水退至八月,吴军八成会趁水陆并进之势来犯,务必早做防备。”
七月十五,辽水之滨。
司马懿静坐大帐,眉头紧锁。帐中一文官上前道:“将军,陛下来诏,命您即刻率军回援弘农,驱逐蜀军。”
司马懿不语,手指一划,一道水纹浮于面前。纹中显现卑弥呼旗帜,阴云密布,海面震荡。
“不可。”他终于开口。
“倭寇将至,卑弥呼擅使阴术,可使亡者复生,若不守辽东,朝鲜半岛、幽州尽入敌手,到时后患无穷。”
文官惶恐道:“然此命乃天子亲旨,若将军抗命……”
“天子?天子要国,还是要命?”
司马懿起身,目光如炬:“你告诉陛下,弘农之败,我非不顾;倭寇之祸,乃国之灾难。”
“臣若回援中原,一月后卑弥呼攻陷辽东,北疆尽失,魏亡非蜀汉之功,而为倭贼之手。”
文官不敢言,只能颤声而退。
司马懿仰望星辰,自语道:“若诸葛亮是天下之智,卑弥呼,便是地狱之魇。”
“而我,司马懿,命该镇此二人!”
长安,诸葛亮在案前挥毫作战图,赵云披甲而入:“丞相,探子来报,东吴调兵江东,或于八月初一出兵白帝。”
诸葛亮叹息:“孙权果然按捺不住。”
魏延一跃而入,怒声:“丞相,让我带兵回援东线,我一人可挡三万吴兵!”
马岱亦道:“我可同去,斩东吴偏将,灭其锐气。”
诸葛亮微微摇头:“不可,此时弘农更急,东吴之变乃意中之事,我已派王平、关家后人驻守。若吴军强攻,白帝亦可守三月。此战主线,仍在北伐。”
赵云道:“弘农若取,则魏都许昌岌岌可危。”
诸葛亮点头:“此局已成三角之势。蜀破魏,吴破蜀
第22章 孙权再次叛蜀汉,陈到连夜赶汉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