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林:我是来上班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寒风笼罩。但在第十二机械厂第二车间内,钢铁的热浪早已将冷意驱散。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焊花飞溅的光亮映在每一个工人额头的汗珠上。
这一天,小林与托尔结束了一周的试工期,正式成为第十二机械厂第二车间的一员。
在午间的简短欢迎仪式上,工人们用一杯热茶和几句朴素但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欢迎。瓦西里带头拍了拍托尔的肩膀:“这姑娘力气比我们几个加起来还猛。”引来一阵哄笑。
保尔没多话,只点了点头:“干得不错,好好干。”
托尔握紧拳头,信誓旦旦地说:“我会成为这个厂里最棒的焊工!”
小林则一如既往平静,收拾好工具,低头专注地继续工作。她的动作比一周前利落了不少,工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个外来的、沉默寡言却可靠的女技工。
办公室内,保尔坐下查看目标完成情况
午休过后,保尔回到他的办公室,翻出一份略显老旧的纸张——那是他在1929年10月所列下的目标。他用铅笔圈点着每一项,开始回顾过去四个多月的进展。
一、在1930年第一季度完成联合厂机械更新
——完成度:约90%
联合厂的设备更新原本是最棘手的工程之一。涉及到多个车间和子工厂,零件调配复杂,施工进度一度被拖慢。但自从苏梅的焊工支援后,进度大幅提升。目前除了几个辅助传送带仍在调试外,主要生产线已焕然一新。
保尔批注:剩余部件预计三月中旬完成,提前两周报验,有望如期交工。
二、完成100台小型农业拖拉机装配线
——完成度:100%
拖拉机项目是厂里的重点计划。尤其是苏联农业集体化加速后,拖拉机成为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工具。车间自元月起夜以继日地赶工,靠工人们的拼劲,以及小林、托尔等新加入劳力的分担,在2月25日完成了第100台拖拉机。
保尔批注:任务提前完成,极大鼓舞人心,已向阿尔焦姆汇报,申请给予团队奖励。
三、建立三个操作培训小组
——完成度:完成两个,第三个组刚开始筹建
培训小组是为了培育后备技工,也是防止熟练工短缺的重要措施。两个小组从一月初开始轮训,第一组成员已有部分转岗焊接与组装线。但第三组因师资紧张与场地安排问题推迟了筹备。
保尔批注:需向市工会申请临时教员,调拨二号教学车间作备用教室。预计三月初完成筹建。
四、在1931年前培训不少于200名熟练技工
——当前完成度:约60人,按计划仍需提速
此项任务是长期性目标,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指标之一。当前厂内主要靠老工带新工的形式推进。效率较低。保尔知道,要完成这200人培养目标,仅靠车间带教远远不够,必须寻求更系统的培训机制。
保尔批注:拟与第十一技工学校合作,开设定向技工培训班。需上报市工业管理局审批。
五、保证生产效率提高30%
——完成度:约26%提升,尚未完全达标
这项数据,是保尔通过对比去年底与本月中旬产量、工时、人力消耗的统计得出的。虽然在托尔、小林等人加入后,以及焊工熟练度上升的推动下,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但要实现30%的跨越仍需突破技术瓶颈与流程优化。
保尔批注:将组织三月初车间流程再优化小组,力争在第一季度结束前达标。
保尔放下铅笔,靠在椅背上深呼吸一口气。
五项任务——三项基本完成、一项接近、一项在推进。
这在他预想的最理想状况中,也算得上是“优良”了。但他并没有轻松太久。
因为他知道,五年计划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
下班后,保尔在车间门口抽了一支烟,望着工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大门。小林正牵着康娜,向职工宿舍方向走去,托尔扛着工具箱紧随其后。
“你们适应了吗?”保尔主动开口问。
“差不多了。”小林简短地答。
托尔倒是兴奋:“明天我能去试着修那台出了问题的组装臂吗?我觉得是液压没调好!”
“你得先把今日的报修记录写完整。”保尔提醒。
“是,是!”托尔吐舌一笑,转身小跑去补登记。
康娜回头,对保尔认认真真地说:“谢谢你给妈妈工作的机会。”
保尔愣了一下,微笑着点头:“你应该感谢你妈妈。她是靠自己留下来的。”
康娜点点头,拉着小林的手离开了。
夜色再次落下,厂房灯光如昼。拖拉机的轮轴还在滚动,新的零件正等待焊接,新的一批技工也即将开始他们的训练。而保尔知道,他还要做得更多。
第6章 小林:我是来上班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