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0章 举牌英伟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仁逊没想到林向东对英伟达和他个人的评价这么高,对英伟达的发展潜力如此看好,甚至有希望成长为一家伟大公司。

    林向东请黄仁逊移步到茶室。

    几个人在茶台前坐下来,一头金发的依曼卡开始烧水沏茶,行云流水的手法,再一次令黄仁逊刮目相看。

    林向东剪了一支古巴雪茄递给黄仁逊,黄仁逊犹豫片刻,还是笑着接过来点上了。

    黄仁逊祖籍在浙省青田,出生在宝岛,5岁时到泰国生活,9岁那年和哥哥一起移民美国,寄宿在舅舅家里,被送进了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

    为了适应新环境,他跟着小伙伴爬墙、偷吃东西,还学会了抽烟。

    两年之后父母来到美国,黄仁逊才进入正规学校读书,然后就像开挂一样,15岁拿下全美乒乓球公开赛双打季军,16岁考上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专业。

    大学毕业后,黄仁逊进入AMD当了一名芯片设计师,一边在斯坦福攻读硕士学位。

    这样简单聊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黄仁逊又接着道:

    “我从小就听父母讲,要做个好人,做个诚实的人。

    “我大学毕业后在AMD打工10年,先是做了两年芯片设计,然后又去了AMD的芯片制造公司LSI,在工程部干了两年,之后又在销售部干了6年,做到了主管。

    “在LSI工作期间,我认识了SUN公司的两位工程师,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和克蒂斯.普里姆,我们成了朋友。

    “有一天他们两位邀请我一起创业,做3D图像芯片,我已经有一儿一女,生活美满,一个标准的中产家庭。

    “我问我太太的意见,她问我为什么不去找工作,我说我跟她承诺过,30岁要做CEO。

    “我又打电话问一位做显示芯片分析的朋友,他劝我最好别干这个,因为这个行业还谈不上起步,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

    “最后,我还是决定跟克里斯和克蒂斯一起冒险,1993年在加州的桑尼维尔创办了英伟达,我们只有一间小办公室,和另一家小公司共用一间浴室。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整整有半年时间没有任何业务进展,我们很缺钱,艰难度日,早期开发的NV1和NV2这两款产品都很失败。

    “第一款产品NV1的开发耗时两年,1995年发布之后,虽然功能比较先进,却无人问津,因为这款产品并不兼容微软win95的Direct

    3D标准。

    “好在我们拿到游戏主机厂世嘉的订单,世嘉还预付了700万美金的研发费用。

    “之后我们又继续推出NV2,依然不能兼容Windows,我们当时的CTO卡蒂斯固执己见,对Direct

    3D已经成为主流标准视而不见。

    “最后,NV2被世嘉用于一款新一代的儿童玩具,英伟达获得了六个月的喘息时间。

    “我们炒掉了CTO卡蒂斯,邀请到了主机游戏厂商水晶动力的CTO大卫.柯克加盟,率领技术研发团队,面向主流标准3DFX研发高端图形处理芯片。

    “通过在LSI工作时期的老板介绍,我们拿到了红杉资本200万美金的投资。

    “我又赶去宝岛,找到台积电和两家主板厂商敲定合作,到1997年4月发布第三代产品NV3,英伟达终于做出了一款成功的产品。

    “不到一年时间,NV3的出货量就突破了100万片,英伟达也真正活下来了。

    “之后我们连续推出了三款升级产品,特别是99年8月底推出的GeForce

    256,我们提出了GPU这个概念,将它定义为全世界第一款GPU。

    “GeForce

    256上市之后,戴尔、康柏、Gateway、NEC这几大PC厂商都来捧场,IBM很快也加入了,之后又有六大显卡生产商宣布与英伟达合作。

    “英伟达开始顺风顺水,1999年1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IP0价格是每股12美元,上市当天收盘价19.69美元,市值5.63亿美金。

    “再之后,我们开始与微软合作,拿到了微软游戏主机Xbox的显示芯片订单,微软预付了2亿美金研发费,英伟达还深度参与了微软DirectX标准的制定。

    “2000年3月份,微软正式宣布进军游戏主机市场,英伟达股价连续大涨,后来纳斯达克崩盘,英伟达的股价依然在2000年6月份创下新高,股票总市值接近55亿美金。

    “2001年,英伟达收入突破10亿美金,成了全球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公司,股票还被纳入了标普500指数。”

    “到了今年1月份,英伟达的股票市值再创新高,接近110亿美金,我们也成了硅谷

第980章 举牌英伟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