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我的财富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房地产投资能拉动经济,成为支柱型产业。

    政府又能通过土地的长期增值增加财政收入。

    房地产行业会迎来不低于20年的黄金发展期。

    我们将酒店也当作一种商业地产来投资。

    追求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还有土地增值。”

    郭禾年陷入了思考,稍后,又点头道:

    “你的这些分析,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只是,全面取消福利分房,会这么快吗?”

    林向东答道:

    “郭先生,去年七月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

    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今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还会有反复和深化。

    这是华尔街利用货币和金融优势。

    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发展成果的一次收割。

    根源又源于10多年前的日元广场协议。

    低息日元推动了东南亚和东亚的繁荣。

    像泰国、印尼、大马和韩国这些国家。

    金融开放过度,漏洞太多,负债过高。

    本质上是虚假的经济繁荣。

    所以,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之中。

    这几个国家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郭禾年眼里露出赞赏,又问道:

    “对港岛的经济形势,你又怎么看?”

    林向东答道:

    “港岛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地产过热。

    房价一直处于长期上涨趋势。

    从六七十年代到去年的30多年。

    港岛房价涨了有100倍。

    从90年代初到去年的高峰期。

    房价整体涨幅有4倍。

    其中去年上半年,更是快速涨了5成。

    引发了全民炒楼的非理性现象。

    其次,港股又走出了近10年的长期牛市。

    去年上半年,又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现象。

    到了7月份,东南亚出现金融风暴之时。

    港股还是继续走高,全城狂热。

    这背后,应该有国际对冲基金的布局和推动。

    对冲基金应该吃进了大量成份股筹码。

    然后在去年七八月推高了恒生指数。

    之后,就是同步做空的股票和股指期货。

    在这种情况下,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

    房价和股价处于双高的港岛。

    楼市和股市不可避免的同时崩盘。

    港府害怕港币汇率受到冲击。

    通过限制银行系统的资金拆借。

    大幅提高资本成本来应对。

    这样又助推了房价和股价的下跌。

    在楼市、股市和汇市之间。

    港府选择了保汇率,保联系汇率制度。

    因为这是港岛发展的根本所在。

    我只能说,港府的应对策略。

    被对冲基金充分利用了。

    甚至可能就在对冲基金的预期之内。”

    郭禾年诧异道:

    “你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

    林向东摇头一笑:

    “郭先生,我感觉金管局和财政司把问题复杂化了。

    高企的房价和过热的股市,确实是港岛的漏洞。

    但港币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

    在联系汇率制下,港币就形同于美元。

    港币的发行与美元储备是等值的。

    港岛有800多亿美元的储备。

    不存在东南亚国家和韩国那样的外债问题。

    另外,港岛回归之后,背靠内地。

    内地还有1300多亿美元储备。

    内地和港岛相加,就是2100多亿美元。

    对冲基金应该攻不破港岛的联系汇率。

    无论是港岛,还是内地。

    这2100多亿外汇储备,都是很健康的。

    并没有多少外债负担问题。

    不存在大量资本短期内抽逃的可能。

    对冲基金攻击港币。

    更可能是释放出来的烟雾弹。

    他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做空股市获利。”

    郭禾年又问道:

    “你的基金也在做空港股?”

    林向东点头道:

    “是的,不过我们只动用了部分资金。

    另外,即使没有对冲基金的做空。

    港股在去年七月份也会见提前见顶。

    同样会被各方资金做空。

    我们在港股的交易是纯市场行为。

    交易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道德立场。

    市场该发生的波动一定会发生。

    就像港岛的房价涨到了天上。

    没有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

    港岛的房价依然会崩盘。

    金融危机只是让这个崩盘过程加速了。

    凡是被炒上去的市场。

    总会有突然崩盘的那一天。”

    郭禾年又沉思一阵,点头道:

    “市场就是市场,的确如此。

    难怪你会取得那样骄人的投资战绩。

    你有惊人的天赋,对金融的理解很深刻。”

    林向东又谦虚道:

    “郭先生,我或许有一些天分。

    更重要的是,恰好赶上了时机。

    就像96年初到去年5月份的A股大牛市。

    我们投资A股,是发现一批公司非常便宜。

    完全没想到,A股会在一年多时间暴涨

第392章 我的财富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