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推行新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亲兄弟明算帐,你们只需要把规矩拟定好,一切按照规矩办,”
“至于服众什么的,没有什么是比法,更能令人信服,”
“刚好就借着这次的契机,由文若牵头,把你们内部的规矩拟定好,”
“元皓身为御史大夫,把安乐国的商业法规拟定好,也是责无旁贷之事,”
“其余人,都可多多提意见;注意,在拟定律法时,”
“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把所有人都考虑进去,尤其是百姓,赚点辛苦钱不容易;”
“还有,一定不可因私废公,首先要保证本身的职责,才能论其它。”
“诺。”
荀彧:果然,这小王爷逢遇大事,绝不会无的放矢,每一件大事的宣布,都不是单纯的为个人,而是牵动着全体上下。
先是设计逼反把持安乐国财富的富绅,使得安乐国局势开始向着一片大好的方向发展。
接着以修路之名,给百姓发以福利。
现在又为保障各方利益,而宣布制定相应的律法。
清早,荀彧独自漫步在海滩上,欣赏着朝阳下的那条大海轮,船上的水手,正没日每夜的操练着,晚上停在金雀湾,白天来回来去在两个湾开来开去。
此时正在早操,传来阵阵晨练声。
“文若好雅兴,这么早出来看日出?”
扭头一看,是荀攸跟田丰。
轻叹一声:“哎,曾几何时,荀某也是自命不凡,自诩为人杰,直到有幸做得安乐国相,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真是海水不可斗量啊。”
我荀彧只知效仿萧曹,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而小王爷竟已站在天上,以天人的眼光俯瞰天下,进行战略规划,一步步的实施,稳扎稳打的推进。
才就任多久?安乐国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再不似之前那般一脸的苦大仇深,如今也能随处见到笑脸了。
我荀彧之才,给他提鞋都不配。
田丰:“只可惜,殿下只是殿下。”
荀攸:“无论如何,此地风水颇佳,在下打算将家小接到此地了,你们呢?”
荀彧:“接,一但海轮通航,必修书一封,送到家中,当下安乐国百业待兴,急需人才,元皓仍天下名仕,必然门生故友遍及天下,何不多多请来?”
“荀氏面前,岂敢以名仕自居,但为治理好安乐国,老夫也责无旁贷。”
…………
等到瓷器攒够一趁跑的,水手训练的也差不多了。
肯定远远达不到像现代那么正规化,能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驾驶使用即可。
又在沓氏湾里修建了一处浮箱码头。
通航之后,肯定不能只有一个码头,金雀湾的最大作用,是在恶劣天气时,把船开进去避风。
沓氏码头距离瓷砖窑比较近,也方便日后往金雀湾运送修城的砖瓦。
这几天来,攒下出窑价,价值2亿钱的各色瓷器。
商行没钱没关系,可以先拿货,等把货物卖了再还钱。
那边正在紧张忙碌的装船。
刘昊把一众文武召集到一起,又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喜欢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
第35章 推行新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