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钱守庸献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处理完阿玉的后事,李明深知,部队与领地的发展迫在眉睫。他立刻召集满天星等将领,齐聚一堂,了解当前局势。
众人坐定,李明开口道:“此次出征,我带走了第三旅,师部与第一旅、第二旅留在府谷县整训,如今情况如何?”
满天星率先汇报:“将军,整训情况相当不错。火枪三段射击战术,大伙已训练得炉火纯青。步兵、炮兵、骑兵之间配合紧密,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辎重部队也已初具规模,从蒙古购置了不少骡马,物资运输更有保障。”
李明微微点头,又问:“那流民安置与粮食收成呢?”
满天星接着说:“咱组织百姓兴修水利,疏通沟渠。虽说天气干旱,但抗旱效果显着,粮食迎来大丰收。按照之前与这些流民们的约定,他们按三成比例缴纳了军粮,如今咱们的粮草储备十分充足。”
听到这些成果,李明心中稍安,但随即又皱起眉头:“如今局势复杂,虽有进展,可隐患也不少。如今遍地流民,流寇在山西、陕西肆虐,府谷时刻面临威胁,稍有不慎,基业便毁于一旦。而且蒙古鞑子时常骚扰入侵,建州女真更是屡屡南下,连京畿地区都曾被其包围,咱们实在不安全。若像以前当流寇,没了根据地,粮草、军械、火药的供应生产都成问题,咱们的火器优势也将荡然无存。可若以府谷为根基,又太过危险,诸位有何良策?”
众人听后,皆陷入沉思,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这时,曾为知县的张德与当过师爷的谭师爷对视一眼,张德开口道:“将军,属下有个主意。钱守庸身为延绥巡抚,是朝廷高官,见识广、信息多,与将军又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妨问问他的意见。”
李明眼前一亮,心里暗自思忖:虽说我从后世而来,对历史走向有大致把握,但具体操作层面,还是古人更有经验,历史记载也并非全然可信。
当下,李明快马加鞭赶往延安府的肤施县。一路无话,抵达之后,李明先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李明趁着夜色,悄然来到巡抚衙门后门,轻轻敲门。门房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李明,因早知晓他与钱守庸的关系,便什么也没问,急忙将李明引进书房,又赶忙沏上茶,并前去通传钱守庸。
不多时,钱守庸满脸堆笑地快步走进书房。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投降书攥在李明手里,那些晋升的战功也全靠李明打下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就是李明安插在朝廷官府的眼线。
“李将军,您可算来了!”钱守庸热情招呼着,丝毫不敢摆巡抚架子。
李明大大咧咧地坐下,直截了当地说道:“老钱,我今儿来,就是想听听你对我接下来发展的看法,别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
钱守庸赔着笑,赶忙说道:“李将军,实不相瞒,自与将军结识,我便知将军有鸿鹄之志,绝非池中之物。既然将军问了,我也就敞开心扉。延绥这地方,乃四战之地,实在不适合作为长久的根基。依我看,将军当谋别处。江南一带,眼下没有流寇滋扰,且富庶非常,若能在那站稳脚跟,徐徐发展,他日必能成就大业。”
李明眼睛一亮,追问道:“江南繁华之地,像南京那些地方,勋贵众多,我去了恐怕难以施展,你有什么主意?”
钱守庸抚须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太过繁华之地,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确实不易立足。但太偏僻的地方,人口稀少,发展缓慢也不行。依我之见,可找一处临江之地,水利交通便利,又能避开王府高官盘踞之处。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才是长远之道。”
李明沉思片刻,又道:“可江南马匹稀缺,骑兵发展怕是要受限。”
钱守庸微微点头,赶忙说道:“李将军,如今通过前段时间咱们外出作战,
第187章 钱守庸献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