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周县令上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以招募安置的。我承诺他们只需缴纳一成半的赋税,另外再交三成作为军粮,剩下的全归他们自己所有。可若是交由大人管理,朝廷最少得收三成税,再加上底下官差衙役的盘剥,他们必定不愿,恐怕又得重新沦为流民。”
周威不死心,继续劝说道:“李将军,我定会约束下属,绝不让百姓受盘剥之苦。还望将军能将流民交予我管理,如此方能让这府谷县走上正轨。”
李明也坚持己见,两人你来我往,据理力争了几个回合。
这时,李明又提出一个条件:“周县令,城内的房屋我都已分给随军家属安置了,所以家属们都得住在城内,流民只能安置在城外。”周威思索一番,城内确实已无多余空间安置流民,便点头同意了。
李明紧接着又说:“这些百姓的赋税,还是按一成半收,你就按这个额度往上交,至于火耗、提斗之类的额外征收,一个都不许有。另外,我从军队里挑百八十个士兵给你当衙役。”
周威一听,明白这县衙实际上要被李明控制了,连忙争辩道:“李将军,还是让我从流民里挑选衙役吧,我也好熟悉熟悉情况。”
李明却坚决不同意,振振有词地说道:“周县令,我部队里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纪律性强、执行力高,专业素养远非流民可比。此外,这些士兵充当衙役期间所需的工食银都由我来承担,无需县衙出一分钱。但你要是从流民里选,支付他们工食银的钱从哪来?到头来还不是得从百姓身上搜刮,那岂不是苦了这些本就艰难的流民?”
周威心中虽有不甘,但手中确实没有别的筹码,权衡再三,最终只能无奈妥协。
周威和师爷陈安回到县衙,坐在书房里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陈安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大人,为今之计,也实在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咱们可以把这看似不利的局面转化为对咱们有利的情况。您可以给知府大人写封奏报,就说咱们刚到任,见此地民生凋敝,百姓十室九空,便立刻着手招募流民,组织丈量土地、分配土地,百姓们对此欢心鼓舞。如此一来,不就把这些功劳归到咱们头上了吗?”
周威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说道:“陈师爷此计甚妙!”
说罢,立刻吩咐人拿来纸和笔,与陈安你一言我一语地琢磨起奏报该如何撰写。
两人一番思索,随后周威提笔蘸墨,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道:
上知府大人书
知府大人钧鉴:
卑职周威,幸蒙圣恩,忝任府谷县令。抵任伊始,目睹府谷之状,实觉痛心疾首。县域之内,民生凋敝,十室九空,田园荒芜,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言。
卑职深知责任重大,不敢稍有懈怠,遂殚精竭虑,谋复兴之策。当下之急,在于招募流民,以复农桑。卑职不辞辛劳,亲赴四方,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幸得众多流民响应。随即组织人力,悉心丈量土地,公平分配与流民,使其各有所耕,各有所依。期间,百姓感怀圣恩,皆踊跃从之,一时之间,县内气象稍振。
然诸事初创,困难重重,诸多物资奇缺。目下种子、粮草、钱财等,皆匮乏至极,垦荒播种之事,因之受阻。若无外力相助,恐前功尽弃,复兴之途,倍加艰难。
伏望大人垂怜府谷百姓之苦,念及卑职治理之艰,拨冗斡旋,酌情赐予种子、粮草若干,钱粮些许。如此,则府谷幸甚,百姓幸甚!卑职亦定当倍加勤勉,不负大人所望,恪尽职守,以图早日复兴府谷,上报圣恩,下抚百姓。
专此奉闻,恭请钧安。
卑职周威叩上
崇祯三年七月三日
写完之后,周威吹干墨迹,仔细检查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对陈安说道:“陈师爷,速速安排人将这奏报给知府大人送去。”话刚出口,两人却同时愣住了,这才想起李明派的衙役还未到位,县衙里连个能跑腿送件的人手都没有。
无奈之下,周威只好吩咐自家的一个机灵家仆,让他骑上快马,务必将奏报尽快、稳妥地送到知府大人手中。家仆领命,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待周威一行人离开后,李明与谭师爷相视而笑。谭师爷笑着恭喜李明:“将军,如此一来,从此以后这府谷县,便是将军您说了算啦。”李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这府谷县如今才算是被咱们彻底掌控住了,只有这县衙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方安顿诸事才能顺遂。谭师爷您往后还需多多谋划,不可掉以轻心。”喜欢穿越明末成饿殍请大家收藏:
第114章 周县令上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