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洪武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7章 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https://m.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嘲讽的说道:“驸马爷大概是没听说过不举这个词吧?”

    nbsp嗯?

    nbsp软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

    nbsp这他喵是去幼儿园的车吗!

    nbsp杨少峰暗自吐槽,李善长却又继续说道:“历朝历代,除了唐明皇那段时期,平常你看哪个朝代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

    nbsp“寻常百姓也好,乡贤士绅也罢,又或者是什么达官贵人,往往都不乏溺毙女婴的例子。”

    nbsp“故而才有凡不举者不得科举为官的规矩。”

    nbsp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杨少峰才明白过来,所谓的不举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nbsp跟坚不坚的没关系,跟久不久的更没牵扯。

    nbsp所谓的不举,指的是妇人产下女婴之后,往往会溺毙女婴。

    nbsp这种情况尤以民间的穷苦百姓居多。

    nbsp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给闹的——生男丁的话,别管能不能读书科举,能不能当得上官老爷,最起码代表着家里多了一个壮劳力。

    nbsp可要是生女儿的话,不光意味着要多养活一口人,更意味着要替女子准备好嫁妆。

    nbsp敲个黑板。

    nbsp彩礼这个玩意儿跟聘礼是两回事。

    nbsp聘礼是娶正妻用的,女方通常要回报数量更多的嫁妆。

    nbsp比如说杨少峰,取两个公主的聘礼也不过两只大雁和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而且这些东西还都是陈忠他们帮忙准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全加一块儿也不足一千贯钱。

    nbsp但是老登回过来的嫁妆可就多了去了。

    nbsp从日常的吃穿用度,再到楠木垂花柱式千工拔步床乃至于棺材,所有嫁妆首尾相连,足足有十里地,这就是所谓的十里红妆,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nbsp就这,还没算两座单独的驸马府,以及老登单独再赏赐给杨少峰的那些专属于驸马的东西。

    nbsp民间婚嫁当然不可能按照这个规格来操办。

    nbsp但是,民间婚嫁也往往是嫁妆多于聘礼。

    nbsp像大宋的时候,别说民间百姓会因为嫁妆而发愁,就连皇帝也一样会发愁。

    nbsp至于说男方多给聘礼,女方不回嫁妆?

    nbsp别搞笑了,那他喵的就不叫娶妻!

    nbsp纳妾?

    nbsp纳妾是属于买卖,妾的地位比家里的大牲口也强不到哪儿去!

    nbsp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宠妾灭妻是重罪的说法。

    nbsp顺带着还得敲个黑板。

    nbsp古代纳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纳的。

    nbsp能不能纳得起妾,只是纳妾的一个潜在标准。

    nbsp真正的硬性规定是“年四十无子者,听纳一妾”。

    nbsp明白了么。

    nbsp寻常百姓,四十岁还没有生出儿子的,才允许纳一个妾室。

    nbsp要是再生不出来,通常情况下就只能说明是命中注定无子,官府也不会允许你再纳第二房小妾。

    nbsp哪怕是特殊情况,比如说在当地还多少有点儿地位,也需要宗族里的族老们提供证言才能再纳第二房小妾。

    nbsp而且,纳妆还对经济实力有硬性规定,必须得有五分田地才能纳一个妾,以确保能够供养妾室及子女。

    nbsp即便是皇帝,也只能拥有一位皇后,三位夫人,九位嫔妃,二十七位世妇,以及八十一位御妻。

    nbsp其中皇后为正式配偶,其余皆属妾室。

    nbsp综合计算,皇帝可拥有一位正妻和一百二十位妾室。

    nbsp到了宗室这一层面,如世子、郡王,二十五岁无子可纳二妾,三十岁仍无子可增至四妾;将军、中尉等则依年龄递增名额

    nbsp(出自《明会典·礼部》)

    nbsp至于官老爷们……官老爷们另算。

    nbsp毕竟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

    nbsp不让官老爷们纳妾,官老爷们就养书僮嘛。

    喜欢。

第877章 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